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2018042819.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2018042819.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2018042819

第一节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经核定,2015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8 620.3万人次受灾,819人死亡,148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2 704.1亿元。自然灾害以地震、台风、泥石流为主;风雹、洪涝、干旱、低温冷冻和雪灾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思考探究:(1)中国有哪些自然灾害? 提示:地震、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滑坡、泥石流等。 (2)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多山的地貌以及强烈的地壳运动,加上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 —————— ——————— 一、成因 特殊的地理位置、多山的地貌、强烈的地壳运动、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 二、特点 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强度大。 三、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 灾害种类 地区分布 旱灾 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 洪涝 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 地震 台湾省以及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滑坡、泥石流 西南地区 低温冷害 东北地区 台风 东南沿海地区 —————— ——————— 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及其成因 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多,地域分异明显,具体表现如下表所示: 自然灾害种类 集中多发区 集中多发的原因 旱灾 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为多发区 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衡 洪涝 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为多发区 受夏季风的影响大,受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雨带进退快慢的影响 地震 台湾省以及华北、西北、西南为多发区 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西南地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华北地区位于环太平洋构造带上,西北断裂构造发育 滑坡、泥石流 西南地区为多发区 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地质构造复杂,大斜坡多,降水历时长、多暴雨 低温冷害 东北地区为多发区 纬度高、气温低,接近冬季风源地 台风 东南沿海地区为多发区 濒临西北太平洋 ——————— —————— 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20世纪全球发生的54起重大自然灾害中,我国占了8起。据此回答1~2题。 1.这反映出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是(  ) A.灾害种类多样但灾次较少 B.灾害种类少但灾次频发 C.灾害种类少且灾次较少 D.灾害发生频率高、强度大 2.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是指(  ) A.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B.位于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 C.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 D.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 解析:1.D 2.C 第1题,提取题干信息“重大自然灾害”、“占了8起”可知,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是频率高、强度大。第2题,我国的特殊位置是指在灾害带中的特殊位置,故应选C;其他各项虽然说法正确,但不能准确反映题意。 3.下图为2010年我国部分自然灾害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什么? (2)简要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解析:第(1)题,观察图示,我国自然灾害的点位分布东南部多,西北部少。第(2)题,我国自然灾害受大气环流、地质条件、板块位置等因素的影响,灾害多发,分布不平衡。 答案:(1)东南一侧自然灾害多,西北一侧自然灾害少。 (2)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洪涝、暴雨、干旱等灾害频发;国土面积广大,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泥石流频发;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交会处,地震多发;海岸线长,常受台风、风暴潮侵袭。(3点即可) P25思考提示 中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的总特征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归纳。 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东南部自然灾害不仅种类多而且分布面积广;该线的西北部,自然灾害种类少,分布比较稀疏。主要原因是:①由受灾体地域分异控制,我国东南部是人口稠密,农业、城市密集,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②受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的制约,东南部季风影响显著,受海洋影响大,而且多山,各种自然灾害频发。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经核定,2015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8 620.3万人次受灾,819人死亡,148人失踪。此外,644.4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81.7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农作物受灾面积21 769.8千公顷,其中绝收2 232.7千公顷。 思考探究:(1)材料反映出我国自然灾害有什么特点? 提示:成灾人口多,农业灾情严重。 (2)我国农业灾情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地域差异显著,农业受灾体比较脆弱,受洪涝、干旱、冷冻、风雹等的影响,灾情严重。 —————— ——————— 一、原因 1.众多的人口。 2.悠久的农业历史状况。 二、特点 1.人员伤亡损失大。 2.农业灾情严重。 三、具体体现 1.成灾人口集中 (1)原因:人口的不平衡分布与水旱等自然灾害多发区相结合。 (2)集中区: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西等。 2.农业灾情地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