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30日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每日一题》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必修3.docVIP

2018年3月30日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每日一题》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必修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3月30日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每日一题》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必修3

2018年3月30日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2017年高考北京卷】例文略参考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立诸子 请立各位皇子为诸侯王 B.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 诸皇子和功臣们皆封侯并用国家的赋税重赏他们 C.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 君主即使想要废除封侯的制度设置郡守,能行得通吗 D.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分封诸侯的制度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时势使然 【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B项,“皆封侯”在“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一句中找不到对应的内容,属于无中生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孟子曰:“敬人者,人恒敬之。”盖言礼可感人。夫礼非独可以感常人,即大恶大不肖之人,亦未尝不可以感。苏溪有朱姓者,素醇善,里人皆慕。值凶岁,群盗夜入其家行劫。朱知盗入,亟起,肃衣冠出拜。群盗皆释戈与揖。遂安椅凳,延盗次序坐。亟命家童执羊豕宰之,致享。复谕家僮曰:“将军等不弃贫老,远来顾我。恨我囊中不如往岁,可人封十金、布十匹,为秣马之助。凡二十人,皆一律。”及家僮持金布出,盗再拜谢曰:“我辈穷,故来相费,愿以他生相报。”盗辞去,朱送之门,曰:“数年后,贫老家事若少充,烦再来。”盗曰:“感公高谊,若再来犯,天且殛我矣。”朱老虽不无费于盗,然神闲气定,何等自在。 又有张公者,群盗至其家,张不胜忿,与之辩,且固云:“家实无蓄。”靳不与。盗乃缚张公挞之,火炙之,须发为焦,强劫三百金而去。比甫至一里,张公率健仆操刃,往追杀之。盗反戈相向,刺公数枪,死。其子笃爱父,有侠气,乃自裹粮,携惯捕者数人,迹盗于深山中,尽得之,缚而告公之灵。然公所为死于刃,则亦其不善处盗之过矣。无如朱与盗揖让,即三百金已出门,若遗焉可也,奈何以七尺之躯为金殉焉?有言:“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之手。”言身重也。非独盗贼,天下之人其不当与较,而当姑容之者,亦多矣,非容彼,乃自容也。 (取材于明人江盈科作品) 1.下列句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安椅凳,延盗次序坐延:延请。 B.及家僮持金布出,盗再拜谢曰再:再三。 C.且固云:“家实无蓄。”靳不与靳:吝惜。 D.即三百金已出门,若遗焉可也若:如同。 2.下列各组句子中,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且殛我矣//且固云 B.张不胜忿,与之辩//往追杀之 C.盗乃缚张公挞之//乃自裹粮 D.强劫三百金而去//缚而告公之灵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素醇善,里人皆慕 朱姓老者平素淳朴善良,当地的人都仰慕他 B.将军等不弃贫老,远来顾我 将军们不嫌穷人和老者,还远道来向我咨询 C.携惯捕者数人,迹盗于深山中 带着一些惯常抓捕的人,在深山中追寻盗贼踪迹 D.则亦其不善处盗之过矣 这也是张公不善于和盗贼打交道而导致的过失啊 1.B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文言实词要结合具体的句意理解,同时要有一定的实词积累。本题中B项“及家僮持金布出,盗再拜谢曰”大意是“等到家僮拿着金、布出来,盗贼拜了两拜,称谢说”,可知“再”的意思是“两次”。2.A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前者理解为“将要”;后者理解为“并且”。B项两句中“之”都是代词,他。C项两句中“乃”都理解为“于是,就”。D项两句中“而”都理解为表示顺承的连词。3.B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B项翻译不准。“贫老”是代称自己;“顾”是“看顾,看望”的意思。正确的理解可以是“他们不嫌弃我贫穷老迈,远道来看我”。.能够结合事例并恰当分析即可答案言之成理即可若有其他情况酌情给分【】 孟子说:“敬重别人的人,别人也常常敬重他。”大概是说以礼相待可以感动人。礼节不只可以感动常人,即使是大恶人,大不肖的人,也不是不能够感动。苏溪有一位朱姓老者,平素淳朴善良,当地人都仰慕他。赶上灾年,一群强盗夜里到他家进行抢劫。朱姓老者知道盗贼进来了,马上起来,整理衣冠出去迎接。群盗都放下兵器向他作揖。朱姓老者于是就安放椅凳,延请各位盗贼按次序坐下。马上命令家僮去抓来羊猪宰杀,请他们各位享用。又告诉家僮说:他们不嫌弃我贫穷老迈,远道来看我。遗憾的是现在家中财物不如往年充盈,可以每人十封金子,十匹布,给各位作为喂马的费用。你们一共二十人,都一样。”等到家僮拿着金、布出来,盗贼拜了两拜,称谢说:“我们穷,所以来叨扰。希望用来生去报答您。”盗贼告辞而去,朱姓老者送他们到门口说:“几年后,老汉我家里如果稍微充足了一些,劳烦你们再来。”盗贼说:“感佩于您的高贵作为,如果还要第二次冒犯,上天将会杀了我们啊。”虽然说朱姓老者并没有在盗贼方面避免耗费,然而他神闲气定,多么自在。 还有一位张公,一群强盗到了他们家,张公非常愤怒,和群盗争执辩论并且坚持说:“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