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2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一、民族融合的概念: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 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 概念阐述 1.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 经济农耕化的过程; 2.从政治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 政权封建化的过程 3.从习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 汉化的过程; 概念解读 二、古代民族融合的内涵: 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三、民族融合的基本途径: ①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②各族人民的联合斗争。 ③民族迁徙。④婚姻关系。 ⑤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 ⑥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通过这些图片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呢? 2. 这些作品的艺术风格有何不同?说明什么问题? 云冈石窟的佛像主要是北魏时期开凿的,这些雕像的共同特征是:面相丰满,目大眉长,鼻梁高隆,直通额际,口唇较薄,嘴角微微上翘,呈微笑之意,体现了原始佛教的特点。 龙门石窟造像面容清瘦,褒衣博带,性格爽朗,风神飘逸,从侧面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效果。 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①生产工具的改进; ②耕作技术的提高;(宁可少好,不可多恶;“顷不比亩善”) ③重视兴修水利; ④荒地开垦,粮食产量增多;人口增多; ⑤经济作物的种植发展起来。 1.农业: 2.畜牧业: 品种、饲养、繁殖、兽医等经验丰富 原因:政府政策的调整即孝文帝改革推行的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民族大融合的影响;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耕牛图(魏晋北朝墓葬壁画) 扬场图(魏晋北朝墓葬壁画) 从魏晋墓葬的壁画中可以反映出当时鲜卑族的生产状况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牧马(魏晋北朝墓壁砖画) 牵羊的少数民族(魏晋北朝墓壁砖画) 生产方式农耕化 考古鉴定 3.手工业: ⑴丝织业达魏晋以来最高水平 ⑵制瓷业获很大发展,青瓷出现 原因:农业、商业的发展,孝文帝的扶持政策。 4.商业: (1)洛阳市场繁荣,货源充足,交易活跃; (2)重新铸造铜钱,货币交易代替实物交易; (3)对外贸易长足发展:与朝鲜半岛诸国,日本及地中海沿岸国家都有贸易往来。 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孝文帝重视和支持商业。 洛阳 北魏的洛阳,城内有大市、小市、四通市,总称“洛阳三市”。市内有钟鼓,开市、散市都以击鼓为号。市内设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吏。全城居民中有上万户来自各地的商 人,其中包括来自远方 异国的商人。……北魏 的许多贵族高官显宦也 都经商。 大市 小市 四通市 北朝动物纹锦 北魏商业、手工业和文化发展的再现 孝文帝时铸造的铜钱——太和五铢 敦煌莫高窟中北魏绣品“佛说法图”残片,画面上绣有坐佛、立佛、男女供养人、多样的散花等,全图绣法娴熟,线条流畅。 手工业发达 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1.封建化概念: 封建化是指处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阶段的少数民族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习惯等各方面。2.具体措施:(1)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儒学既重外在的行为规范,又重内在道德自律,有利于维护统治和社会稳定。 (2)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是周代最早对“礼”(祭祀等仪式)和“乐”(伴随“礼”进行的乐舞)作出的规定制度,是对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强调和固定。历代统治者沿用该制维护统治,加速政权的封建化。孝文帝用此来维护鲜卑族的统治。 (3)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保证了汉化政策与制度的实施。 鲜卑人乐俑 中国古代礼乐源自周礼,孔子的“仁”是对礼乐的高度浓缩,历代封建统治者沿用该制度维护自身统治。 鲜卑人乐俑 南梁大臣陈庆之到了洛阳以后发出这样的感叹“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极。 ……” ——《洛阳伽蓝记》卷二 思考:北魏洛阳的什么景象让南梁大臣陈庆之感叹不已?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繁荣;文化和制度的封建化程度。 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鲜卑族奴隶制统治模式向汉族封建制统治模式的转化。 (注:士族制度是萌生于东汉,形成于汉魏之际的政治制度。) 思考:士族制度在洛阳的盛行说明北魏统治模式发生怎样变化? 1.对鲜卑: 2.对汉族: 生活习惯封建化 鲜卑优秀文化精华融入 牧民变为农民,贵族转为地主; 生产、生活、习俗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优选整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 unit8 第2课时 练习.doc
- 【优选整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 unit8 第3课时 教案1.doc
- 【优选整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英语 unit4 第4课时(sectionB 1a-1e)练习(解析版).doc
- 【优选整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 unit8 第1课时 课件2 (共12张PPT).ppt
- 【优选整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 unit8 第1课时 课件1 (共11张PPT).ppt
- 【优选整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英语 unit9 第1课时 学案.doc
- 【优选整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英语 unit9 第1课时 测试.doc
- 【优选整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英语 unit9 第2课时 导学案.doc
- 【优选整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英语 unit9 第3课时 课件2 (共40张PPT).ppt
- 【优选整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英语 unit9 第4课时 练习.doc
- 【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四单元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教案2.doc
- 【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四单元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课件1.ppt
- 【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四单元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课件2.ppt
- 【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四单元第3课 王安石 变法的历史作用 测试.doc
- 【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四单元第3课 王安石 变法的历史作用 素材.doc
- 【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四单元第3课 王安石 变法的历史作用 练习.doc
- 【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四单元第3课 王安石 变法的历史作用 课件1.ppt
- 【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四单元第3课 王安石 变法的历史作用 课件2.ppt
- 【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1单元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测试).doc
- 【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1单元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练习).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