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市级联考】江苏南通、扬州、泰州、宿迁、淮安、连云港、徐州七市联考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全国市级联考】江苏南通、扬州、泰州、宿迁、淮安、连云港、徐州七市联考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市级联考】江苏南通、扬州、泰州、宿迁、淮安、连云港、徐州七市联考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江苏南通、扬州、泰州、宿迁、淮安、连云港、徐州七市联考2018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 语文Ⅰ 一、语言文字运用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成为文化世家的必要条件是家庭有着 ▲ 的文化底蕴。北宋最著名的文化世家非苏氏一门莫属,父亲苏洵发奋苦读、勤于笔耕的美名 ▲ ,而苏轼和苏辙两兄弟在文坛的影响更是超过了父亲,真可谓 ▲ 。 A. 深厚 家喻户晓 长江后浪推前浪 B. 深厚 不言而喻 这山望着那山高 C. 深重 不言而喻 长江后浪推前浪 D. 深重 家喻户晓 这山望着那山高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深厚:①感情深切浓厚,②基础扎实坚固,③形容雄浑、博大。深重:①深厚,深广。②指罪孽、灾难、苦闷等程度深。文段中用来形容文化底蕴,用“深厚”恰当。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文中说苏氏一门大家都知道,应该用“家喻户晓”。长江后浪推前浪:比喻新出现的有一定积淀积累的人事物等推动旧的人事物等的在某方面的发展等情况。也可指有一定资历的新人新事胜过旧人旧事 。这山望着那山高:比喻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或环境不满意,老认为别的工作、别的环境更好。文段中说儿子超过父亲,应用“长江后浪推前浪”。故本题答案应为A项。 2.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欢迎光临古都洛阳!(导游对游客) B. 下一阶段的工作我已经安排好,如有疑问,欢迎垂询!(上级对员工) C. 这次回母校叨扰老师,耽搁您宝贵的时间,真不好意思!(学生对老师) D. 请记得按时服药,及时复诊,祝您早日康复!(医生对患者)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B项,垂询: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旧称上对下有所询问。此句中用于上级对员工,不得体。A项,光临:敬称他人的来访,使用正确。C项,叨扰:客套话,指打扰,多用于受了别人的款待,表示感谢。使用得体。D项内容为叮嘱他人按时服药及时复诊等,符合医生的人物身份及叮嘱患者的语境。 3. 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泰山风景区大门两侧的一组是 ①摘星捧日雄踞五岳之首 蔚霞蒸云广纳万有之灵 ②水木荣春晖柳外东风花外雨 江山留胜迹秦时明月汉时关 ③山高则配天阳鲁阴齐资化育 坤厚故载物西河东海仰生成 ④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 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题干要求选出适合悬挂在泰山风景区的对联,考查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能力。①中“五岳之首”指泰山,故此联合适。②由“秦时明月汉时关”可知此对联写的是长城。③由“阳鲁阴齐”“西河东海”可确定此联写泰山。④由“教垂万世”“文武人之师”可知此对联写的是孔子。故本题答案应为A项。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总是埋怨这世界太喧闹,让我们静不下心来专注一个目标、一项事业。怎样才能静下心来? ▲ 。 ▲ , ▲ 。 ▲ , ▲ , ▲ 。这世界的一切喧闹,原本都是心闹。 ①世界再喧闹我们也要听得见自己内心的声响 ②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③静得听得见一根针掉落的声音时 ④关键看我们的内心 ⑤我们才能听得见内心的梦想和希望 ⑥只有当我们的心静了 A. ①②⑥③⑤④ B. ①⑥②③⑤④ C. ④①②⑥③⑤ D. ④⑥③⑤②①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上文提出问题,④直接回答问题,应排在首位;①“内心”与④“内心”紧密衔接,可确定④①的顺序;②是对①“内心声响”的具体解说,应排在①后;③“静得……”是⑥“心静”的程度,故⑥③应排在一起;⑤是对上文的总结,应排在最后。所以本题答案应为C项。 点睛:本题以排序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把握所给文段的基本内容,将所给需要排序的句子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5. 下列对“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会徽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会徽将篆体“老”字置于中心位置,点明协会工作与老年人有关。 B. 会徽中的麦穗蕴涵丰收之意,预示中国老龄产业的光明前景。 C. 会徽的外沿呈圆形,寓有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工作和谐、圆满之意。 D. 会徽的文字与图案浑然一体,表现了对老年人青春永驻的美好祝愿。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时可从徽标构成、单位性质、协会宗旨等角度进行思考。中国老龄产业协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