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八 燃烧和燃料
专题八 燃烧与燃料
一、燃烧
1. 定义:通常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1)燃烧的现象:发光、发热,反应剧烈。
(2)燃烧的反应类型: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3)燃烧的反应物:常见的燃烧都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反应,但是,不是所有的燃烧都一定有氧气参加。例如,
镁就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2====C+2MgO;钠能在氯气中燃烧:2Na+Cl2=====2NaCl
(4)燃烧的反应条件:点燃
(5)燃烧的分类: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燃烧的产物。
注意:
① “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又叫“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
② 要掌握含C、H、O等元素的燃料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
1.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C.该物质是由CO2和H2O组成的 D.该物质可能不含氧元素
2.某物质W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了4.4克CO2和3.6克的水,消耗的氧气为6.4克,则W中所含有的元素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 B.一定含有 C、H 元素,可能有O元素
C.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D.条件不足,不能判断
3.将3克某物质在O2中充分燃烧,完全反应后生成了8.8克CO2和5.4克H2O,由此可推断该物质组成中( )
A.只含有C、H两种元素 B.一定含有O元素
C.不能确定是否含有O元素 D.H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
4.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①10g水加热可以变成10g水蒸气 ②纸在空气中燃烧,余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③12g木炭在32g氧气中完全燃烧,可以生成44g二氧化碳
④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5.(20I2).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认其组成,某同学取一定量该气体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或吸收),结果装置①中无明显变化,装置③增重1.8g,装置 ④增重2.2g。
下列关于气体X成分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B )
A.一定没有二氧化碳 B.可能含有甲烷和氢气
C.可能只有甲烷 D.可能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
2. 探究燃烧的条件(本实验要在通风橱或抽风设备下进行):【实验操作】a. 如右图(1),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b. 如右图(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观察现象。【实验现象】a.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b. 白磷在水下燃烧。【实验分析】如右图(1)。①与②对比,说明:物质是否发生燃烧与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温度有关。①与③对比,说明:物质是否发生燃烧与是否与氧气(空气)接触有关。③与图(2)对比,再次说明:燃烧必须有氧气(空气)。【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即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通风橱是一种不完善的尾气处理装置,若改进上述实验,可将红磷和白磷装入密闭的容器内(还要套一个气球),这样便于进行尾气处理。
【注意事项】① 着火点是固定不变的。
② 并非所有的燃烧都需要氧气,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③ 只有三个条件全部满足,燃烧才能发生。
3.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
①增大氧气的浓度:木炭燃烧:C+O2(氧气充足)===== CO2 ;2C+O2(氧气不足)===== 2CO;
给锅炉鼓风,增加空气供给量。
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煤制成蜂窝煤、粉成煤粉;柴油机把柴油喷成雾状燃烧等。
练习:
1. 认识燃烧原理可合理利用和控制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B.只有燃烧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接触面积,可促进燃烧 D.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提高煤的着火点
2. 小亮利用蜡烛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用扇子可扇灭蜡烛的火焰,说明物质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
B.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上海市普陀区2018届初三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
- 上海市普陀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政治试题(原卷版).doc
- 上海市普陀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政治试题(解析版).doc
- 上海市杨浦区2018届九年级4月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
- 上海市杨浦区2018届九年级4月质量调研(二模)数学试题(WORD版).doc
- 上海市杨浦区2018届九年级4月质量调研(二模)物理试题(WORD版).doc
- 上海市杨浦区2018届九年级4月质量调研(二模)语文试题(WORD版).doc
- 上海市杨浦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等级考模拟质量调研(二模)生命科学试题.doc
- 上海市松江区2018届九年级4月模拟考试(二模)物理试题.doc
- 上海市松江区2018届九年级4月模拟考试(二模)理化试题.doc
最近下载
- 托育服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docx
- 冀人版-第11课 电在我家(教学课件).pptx VIP
-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5至2030中国电镀行业发展空间与未来投资走势预测报告.docx VIP
- 汽车智能底盘原理及技术 第3章 线控制动系统.ppt VIP
- 大学课程《工程制图与识图》PPT课件:第三章 基本体的投影 第一节 平面体的投影.pptx VIP
- FANUC数控系统0i-F Plus维修说明书(非常详细).pdf VIP
- 中医基础理论-体质学说 赖伟.ppt VIP
- 生产组织培训课件.pptx VIP
-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ABB)高职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