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了村庄 甜了心窝.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暖了村庄 甜了心窝

暖了村庄 甜了心窝 ——驻望都县各级工作组服务群众纪实 今年春天,河北省、市、县三级驻村干部带着省委的嘱托、顶着料峭的寒风、背着铺盖进驻广大农村。他们紧紧围绕省委制定的“五个目标”、“六项任务”,从群众“最急、最盼、最难”的事做起,与群众心贴心交流,手拉手帮扶,肩并肩劳动,少说漂亮话,多做漂亮事,以火热的激情拉开了春天的序幕。 “工作队,下基层,住得下,蹲得住。勤学习,耐吃苦,察民情,帮民富。”工作队驻村仅二个多月,从望都县群众的顺口溜中,折射出了驻村干部给当地群众带来的新变化。 家常唠到炕头 围着一个灶台吃饭,挤在一条炕上谈心,上边的“大干部”成了俺们的“自家人” ? 曹家村67岁的农民曹国脏说,他们村的工作组是省安全厅的,驻村第一天便来到他家嘘寒问暖,一个锅里盛饭,一个盘里夹菜,跟自家人是一样的。“那天,省里的干部坐在炕头上同我拉家常,还喊我老哥,亲切得很哩!而且还慰问看望了村里的贫困群众。” “喊一声老哥,悠然而生亲情,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同吃一锅饭,老乡才把你当成自家人,说你想了解的事;睡在老乡炕头上,才能感觉他们是你的亲人,把他们的事当自己的事,忧其所忧,乐其所乐,帮其所需!”驻薛庄村保定地税局工作组一位干部在民情日记中写道,“没有这种贴近,即使掏多少钱恐怕也难以换来老乡心里的感动!” 望都县确定16个帮扶村,由省、市、县工作组分别分包帮扶。省直机关分包3个村,市直机关分包6个村,县直机关分包7个村,48名驻村干部从2月13日这天便着手开展工作。 不拿架子,走近群众;不讲排场,贴近群众;不增负担,体贴群众;不误农活,帮助群众。两个月来,16个工作组结合望都实际,围绕联系群众、组织生活、学习交流、民情调查、帮民致富等工作,放下架子、沉下身子,采取座谈、入户、问卷调查等方式,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带着感情下去,带着民情回来,与群众打成了一片。目前,驻村工作队已着手解决群众所思所盼的事78 件。 “阴历2月18日,我儿子结婚,俺村工作组的干部还攒了半天忙!”南岗子村的张顺福逢人便讲,他说这是他一辈子的骄傲;驻村干部则说,喝什么地方的水,就得随什么地方的俗。 ? 帮扶送到村头 踩在地上,才能嗅到泥土的气息;帮扶群众,更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山泉多的地方水总急,群众多的地方智必达。”驻村干部除走访群众外,哪个胡同群众多、哪个胡同不好走就奔哪。驻唐会村县交通局驻村组在泥泞的胡同里投入资金50万元完成了村内1300多米的道路硬化。 针对南岗子村幼儿园没有消毒柜、村街道环境卫生较差、文化设施少等问题,省国防科工局工作组驻村仅12天便投入6.7万元解决了村民最关心的5件实事。在联系点揭秘仪式上,该局局长张军的话掷地有声:“要做农民的儿子,当一名合格的南岗子村人!我们要举全局之力,发挥自身优势,动员一切力量,使联系点成为服务群众的工作站、解决问题的试验田,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 春灌即将到来之际,县水务局驻村工作组为西任疃村打机井17眼、全村2800余亩耕地全部做成了节水灌溉。村民张德录掰着手指算起了经济帐:同一口机井,原来我这11亩地浇水需要13小时,现在缩短到11个小时,电费也节省20多块钱,还不算省出的一个劳动力打工挣的钱。 驻村以来,全县16支工作组已为群众办理实事36件。在南合营村,保定市场建设管理办公室工作队为该村更换了扩音设备;在大西堤村,县住建局工作队为该村改造村“两委”办公室…… “离群众近一点,再近一点”,架起了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我们的根在农村。不踩在地头上,就不能嗅到泥土气息;帮了村里百姓,才能体现自身价值。”一位驻村干部在在工作日志中写道。 能量输进心头 栽上“摇钱树”,养起“下蛋鸡”,为农民传输永不消退的发展能量      2月15日上午,大杨青庄村,省国家安全厅工作干部来的时候,62岁的贫困户孟小柱正躺在炕上。他前几年得了脑血栓,妻子身体也不太好,29岁的儿子还未结婚,担子很重。 “到了孟小柱家,他亲自倒了一杯水塞给我。问日子过得怎么样,他说还凑合,听了挺心酸的。”驻村干部程刚还清晰地记得那一幕。 大杨青庄村,600余亩耕地,700余口子人,十几年前建有占地14亩的16个暖棚,到现在也没有什么发展。如何发展设施蔬菜,让全村致富起来,是工作队“天大”的责任。工作队通过与村“两委”商议,准备划出130余亩地扩建温棚、搞养鸡厂,作为群众发家致富的头等大事来抓。当村喇叭把消息播出去后,村民们把大队部围得水泄不通,群众反映之强烈,超出想象。孟小柱也报名种大棚,他说:“等挣够了钱,盖上新房子,儿子的婚事也就有了着落。” 物质的帮扶只是暂时的。只有为农民栽上“摇钱树”,养起“下蛋鸡”,输入可以“造血”的无穷能量,才能引得源头活水来。这是驻望都下基层工作组的共识。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