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中学校歌(1928年版)简评.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州中学校歌(1928 年版)简评 ◇朱九如 1927 年 6 月,国民党政府改教育部为大学院,任命蔡元培为大学院院长。蔡元培接任 后,立即试行大学区制。对此,他是这样解释的:大学区的组织,是模仿法国的。法国分 全国为十六个大学区,每区设一大学,区内各种教育事业,都由大学校长管理。这种制度优 于省教育厅与市教育局的一点,就是大学有多数学者,多数设备,决非厅局所能及。江苏 同北平(含河北省)、浙江是试办点。正是在这一指令下,第四中山大学区苏州中学应运而 生,它是由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江苏省立第二中学、苏州工业专科学校(高中部、补习 科)合并而成。 学校的性质由此转变,由师范学校(指苏州三元坊本部)转为普通中学。7 月5 日,江 苏省教育厅任命汪懋祖为苏州中学校长。苏州中学这一校名沿用至今,已有八十年的历史。 9 月,正式开学,各项工作渐上正轨,秩序井然,师生情绪饱满,精神面貌昂扬。9 月 28 日,在苏州中学高中部开学之日,蔡元培院长欣然命笔,题写楹联:指示周详,安定之 规模犹在;转移神速,文翁之化育常青。安定,指胡瑗(993-1059),是范仲淹(989 -1052)当苏州郡守时创办的苏州府学的主讲,著名学者、教育家。文翁,汉朝舒县 (今 安徽省庐江县) 人,少年好学,精通《春秋》。景帝末年,被任用为蜀郡太守(今四川省中部)。 学 他仁慈爱民,崇尚教化,见蜀郡人民有夷狄蛮横习俗,于是选派有才智的小吏,到京都从师 受业,数年后学成回归蜀郡,便以高职任用,后来有的升为郡守,也有官至刺史者。文翁在 中 成都,修建学宫,招收子弟入学攻读,常选品学优异的学宫童子,使在旁侧训练办事。每次 出行巡视县内各地,都选派通明经术,行为庄敬谨慎者,随行左右,使传达教令。百姓见了 都引为荣幸,争相入学宫进修,要当学宫子弟。由此蜀郡文风大盛,各地闻风宗仰。凡是由 州 蜀地到京都来求学者,犹如来自孔孟的家乡齐鲁之地一样,受人敬仰,另眼相待。文翁在蜀 郡逝世后,人民感念他的德教,为他立祠供奉,逢年过节祭祀不绝。直到今天,蜀地人爱好 文雅,应该是受文翁教化影响所致。苏 全联赞扬在省教育厅的精心安排下,学校转轨迅速,保持了范仲淹、胡瑗时期的办学模 省 式;希望学校像文翁那样培育后生,让教育之树永远焕发青春。 既然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已经撤销,江苏省立苏州中学组建完毕,原来的第一师范《校 歌》当然停止使用。新的校歌请谁作词谱曲,应该突出什么,汪校长自有考虑。他决定延聘 苏 名家,高标准、高起点创作。汪懋祖来苏州前,在南京东南大学教育系任主任,又是江苏省 督学,在南京有的是朋友。他首先想到的便是汪东、程懋筠这对黄金组合,汪十分赏识二位。 江 他们创作过《中央大学校歌》,这里不妨列出其歌词:维襟江而枕海兮,金陵宅其中。陟升 皇以临睨兮,此实为天府雄。焕哉郁郁兮,文所钟。宏我黉舍兮,甲于东南。干戈永戢,弦 诵斯崇。百年树人,郁郁葱葱。广博易良兮,吴之风。以此为教兮,四方来同。今天的读 者从近于古奥的文字中能感受到文化的底蕴。吴之风三字,可以说对汪懋祖是正中下怀。 加上汪东又是苏州人,由他撰写歌词为家乡教育事业效力,可以说是最合适的人选了。汪校 长决定聘请他们。 汪、程二位不负重托,出手不凡,果然马到成功,确实为学校增色。新校歌刊登在1928 年10 月16 日出版的《苏中校刊》第11 期上,很快在苏州中学师生中广为传唱。 通观全篇,有如下可圈可点处。 首先,以德引领,全面发展。在培养目标、教育内容中,突出六艺,实际涵盖了德、 智、体诸方面。 其次,文武兼顾,强调尚武。4 位名人:泰伯、言游、专诸、孙武,其中二文二武, 文事、武备,体现学生应该具备的的素质。通篇短短 16 句中与尚武沾边的至少有 5 句:专诸任侠、孙武兵谋、抗志云浮、武备修、以勇事仇。这与当时中国积贫积 弱的社会现实相关,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结。末句并列国家对内、对外两方面的基本国 策:和平时期,以和制国;战争时期,以勇事仇。这也是每个公民(当然包括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