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宜兴市周铁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江苏省宜兴市周铁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宜兴市周铁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度周铁学区联盟第二学期第一次能力训练物理试题卷 一、选择题 1. 为了确保健康,学生食堂要把餐具进行高温蒸煮消毒,蒸煮过程中,关于餐具的相关物理量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 A. 温度 B. 体积 C. 质量 D. 密度 【答案】C 【解析】分析: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它不随温度,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随着温度的升高,因为热胀冷缩,物体的体积会增大,密度会随之减小。 解答:从把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餐具的温度发生了变化,体积和密度也会随之改变,但它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所以其质量不会改变。故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把握质量的本质,判断一个物体的质量是否发生改变,关键要看“物质的多少”是否改变。 2. 一间普通教室里的空气质量大约是(标准状况下ρ空气=1.29kg/m3) ( ) A. 300mg B. 300g C. 300kg D. 300t 【答案】C 【解析】教室的长约8m,宽约6m,高约4m,所以教室的容积为V=8m×6m×4m=192m3,所以教室里空气质量为,所以选C。 点睛:本题关键是能对教室的长、宽、高进行准确估算,然后通过公式计算出空气质量。 3. 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 ) A. 荷花飘香 B. 柳絮飘舞 C. 雪花飞扬 D. 落叶纷飞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因此,柳絮飘舞、雪花飞舞、树叶凋落都不是扩散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所以选A. 考点:分子扩散 点评:扩散现象不但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还体现了分子之间有间隙. 4. 下列各项排列中,按尺度的数量级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 A. 原子核、分子、地球、银河系 B. 分子、电子、地球、太阳系 C. 分子、生物体、银河系、太阳系 D. 分子、原子核、地球、银河系 【答案】A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故选:A. 视频 5. 小军同学使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在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的位置在分度盘的中线偏左.此时他应该 ( ) A. 将游码向右移动,至横梁再次平衡 B. 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至横梁再次平衡 C. 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至横梁再次平衡 D. 将右盘砝码再减少一些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在使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指针的位置在分度盘的中线偏左,说明左边重,如果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仍偏左,则应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而此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A正确,BCD错误;故应选A。 【考点定位】天平的用法 6. 如图所示,高压输电网中的铁架与导线之间必须用绝缘材料连接,由于长期暴露在室外,要求这种材料的性质相当稳定。下列最适合用作这种材料的是( ) A. 铝合金 B. 橡胶 C. 干木材 D. 陶瓷 【答案】D 【解析】既然是用于架设电线,所以必须绝缘,排除A;又因为要性质稳定,所以只有陶瓷符合要求。橡胶在室外容易老化变形,干木材在室外也可能变为导体。故选D。 点睛:性质稳定,即始终保持某种性质不变,不会随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 7. 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C. 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原子 D. 原子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答案】A 【解析】分析:(1)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原子结构核式模型是卢瑟福提出的; (2)运动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任何物体是绝对不动的; (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4)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 解答: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故A正确; B、运动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任何物体是绝对不动的,选择了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就是不同的,恒星相对于从它旁边运动过的流星而言就是运动的。故B错误;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C错误; D、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了原子结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