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部分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江苏省徐州市部分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徐州市部分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 (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A. 杨坚 B. 杨广 C. 李渊 D. 赵构 【答案】A 【解析】杨坚所学知识可知,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581年,他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故A符合题意;B项杨广是隋炀帝,隋朝的亡国之君;C项李渊是唐朝的建立者;D项赵构是南宋的建立者,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2. 唐太宗非常善于纳谏,他常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唐太宗赞誉的大臣是 A. 魏征 B. 长孙无忌 C. 房玄龄 D. 杜如晦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重视纳谏,魏征敢于直言,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故A符合题意;B项长孙无忌、C项房玄龄、D项杜如晦都是唐朝著名的皇帝,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3. 下面是一位历史老师写的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帝王的对联,其中描写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的对联是 A. 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 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 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 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 【答案】B 【解析】A项“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描写的是唐太宗,唐太宗的年号贞观;B项“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描写的是武则天,武则天的年号武周,故B符合题意; C项“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描写的是唐玄宗,唐玄宗后期的年号开元;D项“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描写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4.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 ” A. 开皇之治 B. 贞观之治 C. 文景之治 D. 开元盛世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盛,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开元盛世。我国封建社会中出现过很多盛世局面,如西汉的文景之治和汉武盛世、东汉的“光武中兴”、隋朝的“开皇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唐玄宗前期的“开元盛世”以及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 5. “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文中的“东瀛”指的是 A. 天竺 B. 朝鲜 C. 日本 D. 印度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鉴真东渡的相关知识,唐玄宗统治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给日本留下的最著名的建筑是日本的唐招提寺,所以答案是C,唐朝时期的天竺指的是古代印度。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6. 大唐王朝近300年间,任用外国人做官不计其数,长安城更是中西文化荟萃之地、各族文化交融的国际大都市。这体现出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是 A. 封闭保守 B. 开放包容 C. 善于模仿 D. 风格多变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民族关系开明,对外交往开放,当时唐朝与周边各民族及世界上很多国家交往频繁,相互影响,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特别是唐都长安城都体现出开放包容的唐朝社会风气,因此B项符合题意,故选B。 7. 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是 A. 天宝危机 B. 安史之乱 C. 藩镇割据 D. 外戚专权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天宝年间的统治危机,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因此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安史之乱的影响。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不仅使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而且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因此,把“安史之乱”看成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 8. 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在地方设置了 A. 知州 B. 通判 C. 宰相 D. 转运使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太祖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D。 9. 两宋时期,民族关系进一步发展,建立西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A. 匈奴族 B. 契丹族 C. 党项族 D. 蒙古族 【答案】C 【解析】A项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