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总复习提纲3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战国七雄
1、背景:①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不断兼并
②周王室原各种制度完全崩溃
2、形成: 三家分晋:赵、魏、韩
七国形成 田氏代齐
楚、秦、燕
▲、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来
3、著名战役(战国七雄——相互兼并)
时期 主要战役 交战国家 典故 影响 战
国
?桂陵之战 ?魏赵齐 ?围魏救赵 ? ?马陵之战 ?魏、齐 ?减灶计 ?齐国强大起来 ?长平之战 ?秦、赵 ?纸上谈兵 ?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4、战争特点:战争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5、力量变化:秦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二、商鞅变法
1、背景(各国变法的原因):
直接原因:①各国争霸的现实压力
根本原因: 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
2、目的: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3、时间和人物: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4、变法内容 P33 作用
①政治:建立县制,废除世袭特权, 加强中央集权
编定户籍,严明法度。
②经济: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提高了农民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
③军事:奖励军功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影响:提高了国力,提高了军队战斗力,秦国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5、性质:商鞅变法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
▲、在秦孝公死后,商鞅就被处死了,那么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一场变革的成败标准,不在于实施者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虽死,但他推行的变法已经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力不断增强,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所以说变法是成功了。
▲、商鞅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1、改革往往会受到阻力,实现抱负应不怕挫折和牺牲;
2、应顺应历史潮流,具有创新和献身精神;
3、坚持真理,不畏艰难,敢于和顽固势力作斗争。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②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
③商鞅个人敢于与旧势力坚决斗争。
▲、启示:
①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②改革是强国之路。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修建时期:公元前256年
2、地点:成都平原岷江中游
3、修建者:秦国蜀郡太守 李冰
4、地位: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水运工程
5、作用:①消除水患、灌溉农田、成都平原成了“天俯之国”
②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第8课 百家争鸣
一、老子
1、生活时代:春秋后期(楚国人)
2、学派:道家(创始人)
3、思想主张:①顺应自然
②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③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来源:Zxxk.Com]
2、学派:儒家(创始人)
3、政治思想:①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
②“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4、教育思想(成就):①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②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③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5、学派著作:弟子整理而成的《论语》
6、人物评价: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三、百家争鸣(战国时期)
背景:P38第3段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家。
百家争鸣:
学派 人物 思 想 主 张 墨家 ?墨子 ?①主张“兼爱”“非攻” ②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③提倡节俭 [来源:Z§xx§k.Com]
[来源:学+科+网Z+X+X+K] ??①“仁政”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来源:Zxxk.Com] ?荀子 ?实行“礼治” 道家 ?庄子 ?①强调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②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的人格独立 法家 ?韩非 ?①强调以法治国 ②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3、影响:P39
①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 高峰;
②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儒家 与 法家 的思想主张截然相反
▲、运用三家观点解决问题:
儒家:说服教育;道家:顺其自然,如闭门思过、自行解决;法家:依法惩处
▲、诸子百家中提到“治国”主张的有:孔子、孟子、庄子、韩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数学答案.doc
- 淮安市第一山中学 区域地理第12节 非洲(共20张PPT).ppt
- 淮安市第一山中学2017-2018高考复习区域地理第一节经纬网(共27张PPT).ppt
- 淮安市第一山中学 区域地理第九节 南亚(共28张PPT).ppt
- 深入浅出,四步完胜高三历史一轮复习.docx
- 淮安市第一山中学 区域地理第六节 亚洲(共23张PPT).ppt
- 深圳市第七高级中学 2018 届高三历史补充资料真题研究:25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海洋意识”(word版).docx
- 深圳市第七高级中学 2018 届高三历史补充资料真题研究:29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农耕文化”(word版).docx
- 深圳市第七高级中学 2018 届高三历史补充资料真题研究:32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历史叙述”(word版).docx
- 深圳市第七高级中学 2018 届高三历史补充资料真题研究:33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宗族观念”(word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