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深圳市第七高级中学 2018 届高三历史补充资料真题研究:29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农耕文化”(word版)
29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农耕文化”一、“农耕文化”的概念分析在漫长的农业耕作实践中,先人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化,并代代积累传承。农耕 文化内涵丰富,学术界对农耕文化内涵的界定尚不统一。郜扬在《论传承农耕文明的必要性》一文中将农耕文化等同于农业文化,认为两者基本 同义,是区别于游牧文化、海洋文化、工业文化,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文化总称川。罗建军、需锦霞在《山西省农耕文化及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浅析》中认为,农耕文化是农 业文化的一个分支,将农耕文化定义为人类在农业耕作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与农业社会有关 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彭金门在《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对现代农业之意义》中从哲学视角理解农耕文化,认为它 的内涵可以用“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八个字来概括。一、“应时”。即“不违农时”。农业生产季节性很强,人们只有顺应天时,根据自然界 的四季变换规律安排农业生产,才能过上幸福愉快的生活,因此,“不违农时”是农民从事 农事活动的基本准则。根据农时安排,人们创造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二、“取宜”。即根据不同的土地状况、不同的物候条件、不同的时间节点从事农业生产。 农耕文化中的“相地之宜”和“相其阴阳”理念就是“取宜”的实践经验总结,在指导人们 认识自然和从事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黄河流域的旱作农业、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以 及北方的草原农业都是取宜的结果。三、“守则”。即恪守准则、规范。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的长期互动中形成了用以协调 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并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而而。农耕文化蕴含的“以农为本、以 德为荣、以礼为重”等优秀文化品格,都体现了守则的内容。四、“和谐”。即天、地、人的和谐。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认识到,人和 自然不是对抗关系,而是和谐共生的关系,并由此孕育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讲求天、地、 人的和谐共生。和谐理念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趋向和行为规范川,支撑着农业走上可持续 发展道路。综上,农耕文化是在以小农生产为基础的传统农业社会形成的、在农耕生产实践活动中 创造、积累和传承的、与农耕以及农耕社会有关的文化总和,既包括农作物、农耕器具、生活用具、传统村落和民居等实体文化,也包括与农事、农耕有关的礼仪、民俗风情、传统习惯等精神文化,如节气夏历、祭祀礼仪、诗词谚语、民歌民谣、神话传说等。 在全国卷试题中的主要体现:农业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近代小农经济的根深蒂固等。二、高考命题分析(一)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1.(2013·海南单科·1)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这 反映了当时( )A.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2.(2012·海南单科·1)《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 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 亲蚕”。后来,历代 皇帝、皇后不断举 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 格奉行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3.(2015·海南单科·8)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此当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 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乎?”雍 正帝意在( )A.强调重农意识B.关心百姓疾苦C.申饬官员无能 D.关注地方稳定(二)精耕细作的技术优势4.(2016·海南单科·6)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 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 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5.(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5)图 4 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 时()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6.(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 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7.(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 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 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8.(2013·江苏高考·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江诸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题+历史(原卷版).doc
- 消除心理烦恼 健康成长.ppt
- 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数学答案.doc
- 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数学答案.doc
- 淮安市第一山中学 区域地理第12节 非洲(共20张PPT).ppt
- 淮安市第一山中学2017-2018高考复习区域地理第一节经纬网(共27张PPT).ppt
- 淮安市第一山中学 区域地理第九节 南亚(共28张PPT).ppt
- 深入浅出,四步完胜高三历史一轮复习.docx
- 淮安市第一山中学 区域地理第六节 亚洲(共23张PPT).ppt
- 深圳市第七高级中学 2018 届高三历史补充资料真题研究:25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海洋意识”(word版).docx
- 深圳市第七高级中学 2018 届高三历史补充资料真题研究:32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历史叙述”(word版).docx
- 深圳市第七高级中学 2018 届高三历史补充资料真题研究:33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宗族观念”(word版).docx
- 清原二高陈维柱.ppt
- 温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新教材新常规研讨活动资料-----演讲与游记单元教学建议 (共33张PPT).pptx
- 湖北省十堰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doc
- 湖北省十堰市2018届九年级4月调研考试数学试题(原卷版).doc
- 湖北省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学校七年级政治上册:第5课自我新形象.ppt
- 湖北省十堰市2018届九年级4月调研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doc
- 温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新教材新常规研讨活动资料-----巧设计 教方法 育习惯——以八下第一、第二单元为例 (共35张PPT).ppt
- 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总复习提纲3.doc
最近下载
- 医疗机构内麻醉、精神药品使用与管理制度.docx VIP
- 重庆市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8-建筑工程.docx VIP
- 重庆市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8建筑工程.docx VIP
-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苏州专用)-A4.docx VIP
- 周杰伦所有歌词(14张专辑-包括床边的故事)呕心沥血已经整理完毕可打印.doc VIP
- 中古时期郡望郡姓地理分布考论.docx VIP
- 机械工程材料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毕业论文-关于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调查与探讨.docx VIP
- 2025年高压电工证题库(附答案).docx
- 智慧工地整体解决方案(投标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