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灿烂的中华文化说课课件1
独具特色语言文字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观点生成 在陪同安妮观看龙舟赛的时候你感受到了参赛选手怎样的精神品质? 团结协作、奋力拼搏 勇往直前、服从指挥 屈原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我们创新发展文化有什么启示? 传统文化从来是精华与糟粕并存,即使是优秀传统,也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改造和更新,赋予新的内涵和活力。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随着科技的发展,变革、创新、谋发展、求进步,已成为当今世界一种普遍的意识和时代的潮流。我们在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要勇于在形式和内容上创新,为中华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在我们学校开展了哪些弘扬中华文化的活动?你在活动中做了什么? (1)革命歌曲大合唱、德育故事演讲、庆国庆六十周年黑板报、经典名著读书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感恩践行等等 我的收获 中华文化的产生:人民 勤劳智慧 中华文化的力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 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的内容: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中国哲学、伦理道德 中华文化的影响:对中国价值观、生活观、发展 观 传统美德的品质: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勤劳的中国人民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对传统文化都该继承吸收才能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是这样吗? 内 容 王小龙 收件人 2008、8、29 安妮 发件人 传统文化该怎样继承 主 题 请你辨析回复安妮的观点,并探究哪些中华传统应该继承? 在陪同安妮观看龙舟赛的时候你感受到了参赛选手怎样的精神品质? 爱国、团结、拼搏、奉献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组成部分,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接班人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如何传承中华美德? 学校中:求索求真、 尊师重教、团结友爱… 家庭中:孝亲敬长、勤俭节约、勤劳感恩… 社会中:热爱祖国、奉献集体、诚实守信…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向来就是糟粕与精华并存,中华文化也不例外。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应该批判地继承,优秀美德应薪火相传。比如爱国爱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敬业奉献、厚德载物等都是传统美德。 内 容 安妮 收件人 2008、8、30 王小龙 发件人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主 题 四、教学基本流程: 一、情境创设 导入新课。 二、体验感悟 生成目标 三、课外延伸 创新发展。 推介 感知文化丰富 传承 弘扬文化精髓 挖掘 体味文化力量 我在屈原故里新县城的归州街,见文化墙上雕刻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刻在上面对你们中学生有什么作用? 内 容 王小龙 收件人 2008、8、28 安妮 发件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主 题 这下可把小龙难住了,请你帮小龙回复邮件。 含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出自屈原的名作《离骚》,我们应该很熟悉了。意思是说:在追寻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 内 容 安妮 收件人 2008、8、27 王小龙 发件人 文化的求索,创新与发展 主 题 对中学生及中华文化的意义:鼓舞炎黄子孙为中华崛起而不断探求真理,革故鼎新。 中华传统美德的品质: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 (2)参与班级合唱比赛排练、晨会中讲德育故事、参与书画竞赛、读中华经典名著等等 你能举出文化创新的例子吗? 三峡移民精神(爱国美德的创新)、北京奥运会标和吉祥物(中华文化与奥运精神的结合创新)、航天精神(求索求真和艰苦奋斗美德的创新)、抗震精神(以人为本、团结协作、爱心奉献美德的创新)… … 中华文化与时俱进 * * * * * * 湖北.宜昌秭归县九畹溪中学 李云 1、教材的地位、作用: 依据课标“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提高文化认同感,了解传统美德”的要求,本框的学习主要让学生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传承中华美德、践行中华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在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教材分析 2、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华文化力量,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中华传统美德认同感并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能力目标:具有感受中华文化特别是传统美德对我们产生的深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3.1《平面直角坐标系》课件2 (共18张PPT).ppt
- 湘教版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ppt课件 (共86张PPT).ppt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4《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课件 (共14张PPT).ppt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2.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课件2 (共17张PPT).ppt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2.1《平行四边形的边、角的性质》课件2 (共12张PPT).ppt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2.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课件4 (共13张PPT).ppt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3.1《平面直角坐标系》课件 (共12张PPT).ppt
- 滁州定远卢桥中学2018九年级物理第二次模拟试题(解析版).doc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3《中心对称及其性质》课件2 (共27张PPT).ppt
- 满怀希望迎接明天 课件 2.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