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 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查(4月)历史试题(图片版).doc

福建省龙岩市 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查(4月)历史试题(图片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建省龙岩市 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查(4月)历史试题(图片版)

龙岩市2018年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答案 题号 24 选项 B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选项 B D A A B C C D B A C 41.(25分) (1)(15分) 西汉独尊原因:儒家思想具有双重性,即在维护封建礼教伦常的同时,又能与时俱进,易于被社会各阶层接受;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的接纳与推行;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农业社会的保守性。(5分,答出5点即可) 近代衰落原因:洋务运动的冲击;清末“新政”,学习西方改革的冲击;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的冲击;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宣传民主与科学的冲击;儒家陈腐的纲常礼教不能适应近代社会变革发展的需要。(10分) (2)(10分) 原因: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便利了东西文化交流;欧洲社会转型时期,启蒙思想家反封建的精神需求;儒家思想中有启蒙思想家需要的成分。(4分, 答出2点即可) 影响:为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2分) 因素:思想自身随着形势的变化而趋时更新;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和支持。(4分,答出2点即可) 42.(12分) 评分说明:论题3分,阐述9分。 解读 一等(12—9分) ①主题明确; ②能有机结合材料并充分利用史实,多角度论证主题; ③逻辑严密,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二等(8—5分) ①主题较明确; ②能结合材料或利用相关史实论证; ③论述较充分,表达清晰。 三等(4—0分) ①主题不明确; ②未能利用材料或史实解释主题; ③论述欠充分,表达不清晰。 参考论题:近代英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趋势 近代英国经济工业化的发展 近代英国殖民扩张和称霸 近代英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答案示例: 论题:近代英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趋势(3分) 阐述: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要求打破封建王权的束缚,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以维护资产阶级利益。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议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反对派与专制王权展开斗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法律保障,逐渐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原则;1721年,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君主立宪制得到完善;1830年,两党轮流执政;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政治地位加强。(7分) 综上所述,英国民主政治的确立几经曲折和反复,它体现了由专制走向民主、由人治走向法治的历史发展趋势,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对其他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分) 45.(15分) (1)针对内忧外患,改革措施果断;全面学习汉族制度文化;实行与宋交好的外交策略;不断完善改革举措。 (答出3点即可得6分) (2)巩固了统治,增强了辽朝的国力,使之逐渐进入全盛时期;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推进了辽朝的封建化进程;与北宋保持长时间的和平局面,符合人民愿望,有利于社会发展。(9分) 46.(15分) (1)苏联与美国在欧亚大陆划分势力范围,分别扶植建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两大对立政权;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视社会主义阵营为最大的障碍,决不容许对方势力扩张;二战后东西两大阵营对峙,朝鲜战争是“冷战”的产物,是“冷战”在亚洲的延伸发展。(6分) (2)对中国,捍卫了国家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对朝鲜,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对美国,侵略、战争政策受到打击,坚定了美国继续敌视新中国的政治立场和“冷战”政策。(9分) 47.(15分) (1)科举取士扼杀人才成长;理学僵化,束缚知识分子思想;商品经济发展,新观念冲击传统思想;君主专制强化,政治黑暗腐败。(答出3点即可得6分) (2)批判了明清科举取士对读书人的毒害及其时代弊端;反思当时知识分子的出路与精神解放问题;反映了明清时期封建专制制度日趋没落。(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