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个说谎孩子的个案研究
一个说谎孩子的个案研究
摘要:儿童的说谎行为,是一种行为障碍的表现。笔者通过对一名存在说谎的不良习惯的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逐步纠正其不良习惯。深入分析了儿童说谎的成因以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心理健康 自尊心 以身作则 循序渐进 诚实守信 因势利导
1 问题的提出
儿童的说谎行为,是一种行为障碍的表现,儿童说谎的研究是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儿童心理的研究渐渐提到了更为重要的地位。素质教育盛行至今,对于儿童的心理的健康成长,社会各界都十分重视,说谎是在儿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基于对此种问题的兴趣,在此我对所知道的个案进行研究,希望对教育儿童有一些帮助。
2 个案实际情况的分析
大明,男,11岁,出生于1997年7月23日,小学毕业于宜宾市812厂子弟校。其父母为该厂的职工。
年龄较小,个子较小,看起来很可爱。有个一双传神的大眼睛。口才很好,也很有表演天赋,在参加学校的文娱活动时是骨干。但是喜欢说谎,从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与缺点。喜欢偷奸耍滑,很好面子,心理素质特别好。属于典型的打死不认错的类型。
3 个案背景分析
3.1家庭及学校环境
该生由于小学就读父母的单位的子弟学校。父母与老师较熟,所以对其缺点不与之说起。加之该小孩嘴甜,很讨人喜欢,不愿意承认比别人差,所以爱找借口,说谎。这是他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自理能力教差,较慢适应中学生活。第一次考试班上倒数5名。第二次考试没有交卷子,说老师没有发下来。这是一种逃避心理,不愿承认自己的落后,说明该生很在乎自己的成绩,但所用方法不正确。
3.2家长的不正确引导
大明的父亲对大明的期待比较高,每样事情都要求大明要拿第一。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所以一旦大明达不到要求,他父亲就是一顿打。事后又觉得后悔,于是对大明又进行物质的诱惑,只要你考到什么什么成绩,我就给你给你买什么什么东西。于是大明就产生了要弄虚作假的思想。想用这样的方法博得父母的赞赏,和想要的东西。
3.3儿童自身好胜心理的影响
有些孩子为了表现自身的能力,让别人对他产生羡慕心理,往往无中生有,编造谎言。大明有很强的自尊心,对于外界的一些看法很在意,特别是同学和老师对他的看法。加之大明在文艺活动中常常获奖,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在家庭中说谎使他到了甜头,又开始在学校里试着对老师、对同学编造谎言。所以,当他觉得自己考试没有把握的时候,就不交试卷,并且说是老师把他的试卷弄丢了。
4 采取的措施
4.1营造良好的家教氛围
学生说谎行为部分来自于家长及老师不当的要求,因为学生无法达到,害怕惩罚而以说谎取代自己的不安,更进而逃避可能的惩罚。学生说谎行为通常来自于家长的教育态度,例如,家长对学生提出一些学生很难达到的要求,以致于学生不得不采取写不正当的做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我与大明的家长取得联系,了解他们对大明的要求和做法。要求他们给大明制定一个大明可以达到,但是又不能轻易达到的目标。在此之后,我也找大明谈话,要求他能真真的努力,鼓励他只要努力就能达到父母的目标。克服望子成龙的急切思想,要注意观察她实现目标后的表现,及时调整,循序渐进。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不要去逼迫孩子,不可用恐吓手段去对待孩子,当发现孩子有说谎行为时,要认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情节的轻重以及性质,以便针对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
4.2创设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
4.2.1讲清道理
在大明第一次说我把他的试卷弄丢了,导致他没有成绩,要求重新做之后。我就及时的找他谈话,明确的告诉他,我很怀疑这是他自己没有交,但又想得高分的手段。但是这次我也不追究,可以重做,但是要在成绩上减5分,并且以后我要特别的关注他。让他心里知道老师已经开始关注他了,使他不敢轻易动什么脑筋了。我也用故事来诱导大明,说明说谎的危害,我给大明讲解了一些因不诚实而招致严重后果的事例,启发大明提高认识。又通过讲述一些伟人诚实守信的故事,启发大明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有了认识的基础后,当课后我再对其不良行为提出批评,指出其危害,要求其改正时,大明开始不再急于狡辩了。
4.2.2树立信心,帮助他在同学们面前改变形象
由于大明喜欢说谎狡辩,于是同学们和他的关系也不是很融洽。同学有排挤大明,特别是遇到一些不好的事的时候就很自然地联想到大明。一次,同寝室一位同学发现自己的晚间餐被人咬了一口,就咬定说是大明偷吃的。大明觉得很委屈,当时就哭了。后来同学发现并不是大明偷吃的,去向大明道歉,可是大明并不接受,觉得是同学在讽刺他。我知道了这件事情后,在班上给大家讲了《小偷永远是小偷吗?》这个故事。启发大家思考着这件事。并让那位同学当着全班的面道歉。以便树立大明的信心,改变大家对他的看法。这次之后大明和大家相处和谐了很多。大明也对自己的行为更加注意了。
4.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