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之部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自主赏析...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诗歌之部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自主赏析...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走近作者 杜甫,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20岁起,漫游吴越、齐赵。746年赴京应试,落第后旅居长安10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逃往风翔。后因得罪肃宗,被贬华州。759年弃官西行,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茅屋而居。前后住了4年,写诗240余首。他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765年携家经水路出蜀,飘泊于荆、湘,以舟为家。770年病逝于湘江舟中,卒年59岁。 你是怎样获得这种感受的?前四句诗中哪两个字最能够显示洞庭湖的景色特点,请分析。 * 登岳阳楼 ? 杜甫 长沙市岳麓实验中学 赵小峰 课堂流程 走近作者 知人论世 熟读成诵 置身诗境 咬文嚼字 领悟情感 缘景明情 拓展延伸 方法总结 杜甫(712---770) 大历三年(768)冬,杜甫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到岳阳,这时杜甫身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再加上当时吐蕃进攻,京师戒严,战争频繁,诗人北归无望。此诗是诗人抱病登上岳阳楼,凭轩远望,触景感怀之作。 知人论世 ?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熟读成诵 颔联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自然风景?请你先用一个词语来概括,然后发挥想象,置身诗境,说说自己的感受。 置 身 诗 境 虽不到洞庭者读之,可使胸次豁达。 咬文嚼字 眼前壮阔的洞庭湖会引发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领 悟 情 感 杜甫晚年居无定所,只好以舟为家,亲戚朋友连音信都没有了,只好泛一叶扁舟到处漂流。 这年,他五十七岁,迟暮之年却又患上肺病和恶性疟疾,重病缠身。眼前气势磅礴的洞庭湖景象如此广阔,而自己处境艰难,更显出自己的无助和渺小。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虽然杜甫孤独一人,疾病缠身,依然忧国忧民,关注民生疾苦。 他倚窗遥望万里关山,天下到处还动荡在兵荒马乱之中,不禁涕泗长流。 尾联的博大胸襟与颔联作者描写的洞庭湖壮阔的景象互相映衬。 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诗的前四句写景,写得雄浑壮阔,五六句叙述自己的身世,写得凄凉落寞。尾联作者写出“戎马关山北”这样宽广博大的胸襟,与颔联雄浑壮阔自然景象相映衬。 人要有开阔的胸襟,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天下大事,诗人在凄苦万状的情况下登楼观景,心中想的仍是国事艰难,甚至为之流涕,可见其忧国之切,爱国之深! 缘景明情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