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国学-诗经--击鼓.ppt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学-诗经--击鼓

国学经典之《诗经》 ——《国风·击鼓》赏析 ? 主讲人 12级广电王静 一、介绍: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用汉字记录的乐歌总集,是辉煌灿烂的中国诗歌的源泉,其中的爱情诗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击鼓》一篇,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句通吃文坛贤达和普通百姓,可谓中国古典爱情之滥觞。 《诗经》中那优美的文辞、淳厚的情感,滋润、涵养着我们华夏民族的文化艺术与人文精神。许多脍炙人口的爱情诗篇为后人所传颂,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位出征在外的男子对自己心上人的日夜思念:他想起他们花前月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想起如今生离死别、天涯孤苦,岂能不泪眼朦胧、肝肠寸断?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过或者在文章中引用过此句以增加文采,传情达意。《击鼓》中蕴含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审美追求及其健康淳朴的爱情观,从情感美、意境美、语言美、声韵美的角度等方面诠释美学意蕴。 二、展示: 国风 (第六篇) 击 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兵将奋勇操练。(人们)留在国内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跟随孙子仲,平定陈、宋(两国)。不允许我回家,(使我)忧心忡忡。于是人在哪里?于是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它?在山间林下。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唉,太久。让我无法(与你)相会。唉,太遥远,让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三、注释1: ⑴镗(tánɡ):鼓声。其镗,即“镗镗”。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喤喤考钟,坎坎击鼓。” ⑵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兵:武器,刀枪之类。 ⑶土国:在国都服役。漕:地名。 ⑷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⑸平:和也,和二国之好。谓救陈以调和 陈宋关系。陈、宋:诸侯国名。 ⑹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有家不让回。 ⑺有忡:忡忡。 注释2: ⑻爰(yuán):本发声词,犹言“于是”。丧:丧失,此处言跑失。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⑼于以:于何。 ⑽契阔:聚散。契,合;阔,离。 ⑾成说:成言也犹言誓约。 ⑿于嗟: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⒀活:借为“佸”,相会。 ⒁洵:远。 ⒂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一说誓约有信。 四、译文 1、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兵将奋勇操练。(人们)留在国内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跟随孙子仲,平定陈、宋(两国)。不允许我回家,(使我)忧心忡忡。于是人在哪里?于是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它?在山间林下。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唉,太久。让我无法(与你)相会。唉,太遥远,让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2、我的理解: 敲鼓声音响镗镗,鼓舞士兵上战场。人留国内筑漕城,唯独我却奔方。跟从将军孙子仲,要去调停陈和宋。长期不许我回家,使人愁苦心忡忡。安营扎寨有了家,系马不牢走失马。叫我何处去寻找?原来马在树林下。无论聚散与死活,我曾发誓对你说。拉着你手紧紧握,白头到老与你过。叹息与你久离别,再难与你来会面。叹息相隔太遥远,不能实现那誓约。? 五、精彩赏析: (一)缘情而发,以歌咏情——《击鼓》的情感美? “诗本性情。”在构成诗美的各个要素中,诗情是首要的、本质的因素。本诗描写兵士久戍不得归家之情,表达渴望归家与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征夫对心上人日夜思念,他想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想如今生死离别,天涯孤苦,岂能不流泪蒙眬,肝肠寸断!? 诗从出征南行写起,再写了战后未归的痛苦,又写了当初与亲人执手别离相约的回忆,一直到最后发出强烈的控拆,依次写来,脉络分明,情感依次递进。叙事中推进着情感的表达,抒情中又紧连着情节的发展,相得益彰,自然天成。《毛诗·大序》里有言:“诗者,志之所至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当我们读到这位征夫竟然羡慕那些留在国内整日运土筑城的役夫时,谁能不留下苦味的笑?特别是第三层通过马的失而复得这个典型细节,把这支远征军的军纪涣散、疲于奔命,主人公的内心酸痛、神思恍惚表现得异常形象、生动。这样的一支部队,这样的一种精神状态、还会有什么战斗力呢?所以它也是对统抬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