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选址与活动断层的关系.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建设选址与活动断层的关系

地震危险区工程选址与活动断裂的运动特性讨论 在现代工程的建设中,当场地内及其附件存在活动断层时工程场址的选择是整个工程建设的关键所在。在5.12汶川地震以后,在活动断层附近进行选址时,对活断层于与工程场址的关系研究,变得更为重要。尤其在云南地区,大部分地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其它工程地质条件与汶川-北川一带很相近,且云南地区地震频发,若在云南许多断裂带上发生强烈时,造成的灾害将会与汶川-北川一带十分相似。因此汶川地震的教训给云南地区的现代工程建设带来了深入的思考,当工程厂址位于活动断裂带附近时,应该如何考虑断裂带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由于强烈地震发生时,地震断层带的成灾类型很多,如崩塌、滑坡、泥石流、湖涌、海啸及堰塞湖等。在这里只讨论断层的地表错动给地表造成的的直接危害。断层的错动对地面建筑物或者是地质体的破坏与断层的运动方式和活动性质密切相关。对断层的活动性质而言,无论走滑断层还是垂直运动的正、逆断层,一旦产生地表错动,都将对地表建筑物产生破坏。而对于工程建设的选址阶段,我们主要讨论断层的运动方式对场地的影响。 断层的运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地震方式产生间歇性地突然滑动,地震断层一种是沿断层面两侧岩层连续缓慢地滑动,蠕滑型断层或蠕变断层应变能应变能有时伴有小震粘滑型活断层的围岩强度高,断裂带锁固能力强,能不断地积累应变应变能当应力达到一定强度极限后产生突然滑动,迅速而强烈地释放应变能,地震。所以沿这种断层往往周期性的地震活动地震时地表错断的长度可从到数百公里连续总长度达20公里以上1970年通海地震时,沿断裂产生了长约50千米的地震断层,最大水平右旋位错达2.7米,逆冲分量为0.5米。地表破裂图 汶川地震震中分布图 (右下角余震剖面显示北川—映秀断裂(BXF)平均倾角47°,灌县—江油断裂(GJF)平均倾角35°;粉红色圆圈代表历史破坏性地震,震级M范围:5~7.5;黄色为汶川地震余震,震级范围:3.5~6.4,时间:5月12日—6月26日;汶川地震震源机制解来自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DSN)、美国USGS和Harvard)一般介于21m至45m之间(图),个别地段,如白鹿中心学校园内上盘仅13m(图g)应变能这些地裂缝的分布方向与区域构造方向以及大范围应力场的力学性质都有很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反映其成因不可能是某种局部因素(如湿陷、塌陷等)造成的,而是一种大范围构造运动或深部断层蠕动产生的地表破坏现象。蠕动断层 1 e f g h 破裂带宽度25米 图5 西安地裂缝分布图(据张家明)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