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滁河河套东庄段施工组织的设计备份.doc

内滁河河套东庄段施工组织的设计备份.doc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滁河河套东庄段施工组织的设计备份

目 录 1、总体概述 4 1.1工程概况 4 1.2现场地质及水文条件 4 1.3 质量要求 7 1.4 工期 7 1.5施工基本条件 7 1.6编制依据 7 2、施工总体部署 9 2.1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9 2.2现场岗位责任制 12 2.3项目控制目标的制定 16 2.4施工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17 2.5施工阶段划分 21 3、施工准备 21 3.1施工动员 21 3.2技术准备 21 3.3现场准备 22 3.4材料组织计划 22 3.5现场办公 23 4、施工进度计划 23 4.1工期承诺 23 4.2工期安排 23 5、施工总平面布置 23 5.1总平面布置原则 23 5.2总体布置 24 5.3施工总平面管理 24 6、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25 6.1抛石工程施工流程 25 6.2抛石工程施工方法 26 7、工程进度保证措施 33 7.1组织保证措施 33 7.2技术保证措施 33 7.3合同保证措施 34 7.4经济保证措施 34 8、工程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35 8.1质量管理体系 35 8.2确保合格工程主要措施 36 8.3质量保证措施 37 9、安全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 39 9.1安全管理 39 9.2安全管理体系 40 9.3安全管理网络图 40 9.4安全管理制度 40 9.5水上作业安全措施 42 9.6消防管理 46 10、文明施工管理及环境保护措施 46 10.1 文明施工管理 47 10.2文明施工管理所遵循的原则 47 10.3确定文明施工管理的具体要求和措施 47 10.4环境保护 48 11、特殊季节施工保证措施 50 11.1雨季施工部署 50 11.2雨期施工准备工作 50 12、主要机械设备、劳动力和材料计划表 52 12.1项目管理班子配备情况表 52 12.2项目经理简历表 53 12.3拟投入本合同工作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54 12.4劳动力投入计划 55 12.5主要材料计划表 56 13、附图及附表 57 1、总体概述 内滁河河套东庄段堤防抛石固基工程位于南京市六合区境内,是滁河防洪治理的重要控制工程之一。 1.1工程概况 1.1.1工程名称:内滁河河套东庄段堤防抛石固基工程(合同编号:LHCX2010-07SG) 1.1.2建设单位:南京市六合区马鞍镇水利管理服务站 1.1.3设计单位: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1.1.4建设地点:南京市六合区马鞍镇 1.1.5工程内容: 对桩号3+000~3+700段堤防迎水面采用抛石固脚,长度为700m,抛石厚2m,宽为8m。抛石固基工程量:11200m3 。 1.2现场地质及水文条件 南京河段处于长江下游,受潮波上溯的影响,有水位壅高现象,但无上溯水流,吸流向始终指向下游,流速分布仍遵循无潮河流单向水流的规律。长江大通以下未设水文站,大通一南京区间流域汇水面积仅占大通水文站控制流域汇水面积的2.4%,且区间内最大的入汇支流只有巢湖、青戈江和水阳江,三支流9年平均流量之和为 325m3/s,最大年平均流量之和为 751m3/s,分别只占大通站相应流量的1.1%和1.7%,因此,只能引用大通水文站资料代表南京河段水沙特征。 1.2.1水文特征 大通站汛期5~10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71%左右,输沙量占全年输沙量的9 0%左右,说明年内汛期河道输沙较输水更为集中。据1923~1997年的不连续系列资料统计,大通站多年平均流量为 28900 m3/s,最大流量为 92600m3/s(1954年 8月 1日 )最小流量为 4620 m3/s。1998年最大流量为 82300 m3/s,仅次于1954年,为大通站实测到的最大流量值。大通站历年年最大流量排序前四位中,第二至四位均出现在90年代。1995年最大流量为75500m3/s,排列第三,1996年最大流量为75100 m3/s,排列第四。最小流量为 4620 m3/s,发生于 1979年1月 31日。每年最小流量多出现在1月份。 大通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9120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为13600亿立方米(1954年),最小年径流量为 6750亿立方米(1978年)。 1.2.2南京水位站水位特征 南京河段属感潮河段,受径流与潮流的共同影响,潮位一天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涨潮历时约4小时,落潮历时约8小时。据统计,南京水位站历年最高潮位为8.31m。历年最低潮位-0.37m,历年平均高潮位3.62m,平均低潮位3.09m,平均潮差0.539m,年内最大水位变幅7.7m,多年最大水位变幅8.6m。南京水位站年内最低水位多出现在1月份,最高水位多出现在7月份。 1.2.3气象 南京地区属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主要为梅雨和台风雨两种形式,据紫金山气象资料,南京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