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培训资料隧道说明书
隧 道 设 计 说 明 书
一.设计规范与技术标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1-97)
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
3.《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J86-85)
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
5.《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
6.《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TJT004-84)
7.主要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山岭重丘二级公路;
·计算行车速度:40km/h;
·行车道宽度:7.0 m。
二.工程概况
(一) 地理位置
拟建张家界-桑植二级公路处于武陵山脉西北部的中段,澧水中上游,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与桑植县县城之间。区域内大部分地区为崇山峻岭,高差较大,沟谷切割较深,人烟稀少。
线路经过地段,将穿越两座隧道:茅溪垭隧道与土地垭隧道,或茅溪垭隧道与小溪沟隧道(即土地垭隧道与小溪沟隧道属两条线路的比较方案)。其中,茅溪垭隧道位于C线的DK19+076~DK19+835区段,全长759m,距张家界市永定区官坪镇西北约4km。土地垭隧道位于D线的DK41+398~DK41+735区段,全长337m,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与桑植县交界处。小溪沟隧道位于D1线的D1K37+665~D1K39+721区段,全长2056m,距永定区桥头镇黄花寨西北约1km。
(二) 线路条件
三座隧道的路线线形均为直线单坡。茅溪垭隧道由进口(张家界端)向出口方向为2%的上坡,进口的路线设计标高为267.19 m,出口设计标高为282.37 m,隧道 最大埋深约120m。土地垭隧道由进口(张家界端)向出口方向为3%的上坡,进口的路线设计标高为497.39 m,出口设计标高为507.93 m,隧道最大埋深约70m。小溪沟隧道由进口向出口方向为0.6%的上坡,进口的路线设计标高为455.92 m,出口设计标高为468.26 m,隧道最大埋深约70m。
(三) 隧道建筑限界
隧道建筑限界参照给定的主要技术标准,即汽车二公路山岭重丘标准拟定。行车道宽7.0m, 两侧设人行道0.75m,故建筑限界净宽为8.50m,净高为5.0m。本隧道内部轮廓设计选择两种方案进行了比较,即:①单心圆方案,最大宽度9.30m,最大高度6.65m;②三心圆方案,最大宽度9.58m,最大高度6.55m(均从路拱顶算起)。
三.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
三座隧道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由湖南省交通勘察设计所完成。有关地质详细资料请参阅该单位编制的《张家界至桑植二级公路茅溪垭(土地垭、小溪沟)隧道二阶段初步设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现就主要资料摘述如下:
(一) 自然地理条件
拟建隧道地处湘西北,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本路段处于武陵山脉,兼有山区气候特征,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小气候效应显著。年降雨量为1200~1600mm,夏季七月份最高气温39℃,冬季元月份气温零下5℃,霜冻期一般二十五天左右。平均昼夜温差较大,一般在12℃以上。
(二) 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
本路段地质构造属于新华夏系、华夏系构造带,构造线呈北东向,北北东向,区域稳定性较好。
1.茅溪垭隧道
隧道穿越茅溪河北侧茅溪垭;该处山体规模较大,山脊呈北西向条状延伸,山势陡峻,山体表层植被发育一般,高大树木较少,以低矮灌木为主。隧道进口位于茅溪垭口南侧的山凹陡坡边,与地形线基本正交,地面自然坡度约50~60o;隧道出口位于山间坡谷中,与地形线稍斜交,地面自然坡度约30~40o。
场区位于稳定的扬子江地台新华夏系与华夏系构造地带,区域构造线呈北东向,北北东向延伸,属褶皱变形区与褶皱逆冲变形区的过渡地带,场区北部发育一 湖 南 省 交 通 勘 察 设 计 所
长沙铁道学院勘察设计研究院 张家界-桑植公路隧道 隧道设计说明书 设计 复核 分项负责人 审核 图号 C6-01-1
较大规模褶皱,形态上表现为禹溪背斜:属一开阔型背斜,走向230~55o,由南西向北东倾伏。上表现为禹溪背斜:属一开阔型背斜,走向230~55o,由南西向北东倾伏。背斜核部由奥陶系上统的五峰组(O2+3)灰岩组成;背斜两翼为由志留系下统下段页岩组成的山系,高达400m以上,山势陡峻,山间深切割(切割深度大于50m)形成典型的“V”字谷,山脊为狭窄的长条形,而茅溪垭隧道则从该背斜南翼穿过,隧道出口距背斜轴线约200m。
隧道穿越岩层产状为:120~136o ∠58~69o;隧道进出口及洞身浅表岩石的节理及顺层劈理发育。
2.土地垭隧道
隧道呈东西向穿越土地垭原公路所经山体;该处山体规模较小,山脊呈南北向条状延伸,山势稍缓,山体表层植被发育一般,高大树木较少,以低矮灌木为主。隧道进口位于土地垭口东侧的山凹陡坡原公路边,与地形线基本正交,地面自然坡度约20~30o,存在古滑坡痕迹。隧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数学新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课时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教学课件(2025秋新版).pptx VIP
- 中医药技能大赛考试复习题及含答案.doc VIP
- 精益安全生产管理PPT.ppt VIP
- 3.5 曹冲称象的故事(课件)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金风1.5MW风机机舱柜识别图.pdf VIP
- SN/T 1299-2003_入出境航空器器械除鼠操作规程.pdf VIP
- 《中考英语备考讲座》课件.ppt VIP
- Q NE-DA01.1-2020 《陆上风电、光伏建设项目质量验收范围划分》.xlsx VIP
- 智能电网中的电力市场机制研究.pptx
-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教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