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结合实例分析园林造景手法在园林中的运用.pptx
造景手法在园林中的运用
园林造景手法有很多,古典园林中常用的有借景、添景、框景、漏景、对景、抑景、障景等,其手法因园林性质、规模,因地而宜、因时而宜。
我将以框景、借景、障景这三者为例来结合实例分析这三种造景手法在古典园林和现代中的运用。
园林中的造景手法
框景
借景
障景
1
框 景
框景
概念:框景是在园林中用门、窗、树木、山洞等来框取另一个空间的优美景色。主要目的是把人的视线引到景框之内,故称框景。
使用原理和意义效果:框景利用“佳则收之,俗则屏之”的手法,把景象框限在从框中所看到范围之内,有意识有目的地优化组合审美对象,达到纯真、精炼、集中展现景观的目的。在古典园林中,主要是通过“框”来观“景”,人们不是直面景物本身,而是通过“框”来进行构景认知,实现具有自然美、建筑美、意境美的艺术境界。
框景的运用
苏州五峰院,园入口处,框后摆放盆栽腊梅,框中花卉随季而变,体现画中不同的景观,构思巧妙!
这是我在留园拍到的,透过绿荫轩的小窗看到的明瑟楼。
留园中的框景实例
拙政园梧竹幽居,此亭背靠长廊,面对广池,旁有梧桐遮荫、翠竹生情。亭的绝妙之处还在于四周白墙开了四个圆形洞门,洞环洞,洞套洞,形成框景,在不同的角度可看到重叠交错的分圈、套圈、连圈的奇特景观。
从梧竹幽居向水池看
框景在现代的运用
“框景”犹如一个容器,容纳古往今来的雕栏玉砌,春花秋月,是传统古典园林中一抹沉静的绯红。而在现当代园林如火如荼发展的今天,框景也从庭院深深中款款而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当今,框景手法运用形式更为多样,无论是在景观的布局,还是材质的使用上都有了新的突破与发展,并形成了“框”与“景”不同的新组景方式。不同“框”有不同的色彩、材质、形状、尺寸,甚至可以通过透视关系使原本不在同一平面的物体呈现“框”的形式,“框”的固有形式因技术发展和人们想象力的驰骋得以创新改变。
深圳翠竹公园文化广场
标准的现代园林的解析版——水中树池为点,栈道为线,水为面。其中,“线”的特征明显,引导人流,中心水面——天光云影共徘徊。步移景异,一个个框将景连接起来。
借 景
2
借景
概念:为了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游赏的内容,除了运用多样统一、迂回曲折等造园手法外,造园者还常常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收无限于有限之中的一种造园手法。
《园冶》最后一章详细讲述了借景的概念方法,“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如远借,邻界,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然物情所逗,目寄心期,似意在笔先,庶几描写之尽哉”。计成还在“兴造论”里提出了“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泉流石注,互相借资”“俗则屏之,嘉则收之”“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等基本原则。
借景的运用
借景的著名实例有很多,比如颐和园“湖山真意”,远借西山为背景,近借玉泉山,在夕阳西下、落霞满天的时候赏景,景象曼妙。
拙政园远借北寺塔
避暑山庄磬锤峰,远处的山峦上有一巨大的石柱,擎天而立,直插云端。它上粗下细,很像洗衣用的棒槌,因此承德人叫它棒槌山,康熙皇帝赐名“磬锤峰”。修建避暑山庄时,巧借此景,使山庄内外浑然一体,扩大了空间感,创造了新的意境美。
借景在现代的运用
现代人还把借景引申为“借境”,这不单指对周围环境中视觉形象的借鉴利用,也包括对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声音、气味等因素的借鉴。 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一书中认为:“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中发生的。这一相互关系主要根据视觉确定。但作为建筑空间考虑时,则与嗅觉听觉、触觉也都有关。” 显然,对周围环境中综合感觉因素的开发和借用,能够使场所营造的情感氛围更加丰满、充实。
狭义的讲,借景是园林景观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广义的讲它体现了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因村施艺的设计原则,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不是人对自然的破坏和干预。这与现当代生态主义设计思想不谋而合,所以,借景在现代景观中也有大用处。
著名的大地艺术作品《闪电的原野》,是在新墨西哥州的高原上,埋下400根钢桅杆,每根都有一个针样尖端,排列如一张巨大的钉床,覆盖了一块巨大的平原。每根钢杆都能起到避雷的作用。由于此地处于冷暖气流交会之处,经常可以看到闪电现象,瓦尔特· 德·玛利亚的设计把自然现象也纳入了借景的范围,通过她的设计,强化了这自然现象的可视性,并使之成为景观的主要内容。
这和中国园林设计中的“应时借景”构思不谋而合。
落地窗
运用透明的玻璃代替沉闷的墙壁,弱化了室内外的隔离、拓展了视野的空间,借屋外的风景调和室内的色彩和氛围,我认为这是借景手法在当代设计中重大运用之一。
障 景
3
障景
释义及原理:障景是在游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pdf VIP
-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PDF VIP
- 2冷疗技术15课件讲解.pptx VIP
- 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考核标准.doc VIP
- JJG 195-2019 连续累计自动衡器(皮带秤).pdf VIP
- 专项治理整改落实及长效机制建设情况报告().pdf VIP
- TD∕T 1087-2023 主体功能区优化完善技术指南.pdf
- (完整word版)数独题目100题(可打印).doc VIP
- 0604-会计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docx VIP
- 04.汉杂事秘辛.一卷.汉.阙名撰.明崇祯时期汲古阁刊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