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民文化心态
农民文化心态
改革开放不仅给农民的物质生活带来了明显的提高,而且也使他们的传统思想受到了 巨大的冲击。他们“江山在改,秉性在移”,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正在不断地调整,从 封闭稳定型向开放变动型转变。尽管这种转变是初步的、缓慢的,但它早已逾越了存在 几千年的心理屏障。从问卷调整中发现,村民的文化心态和观念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 ,反映在不同层次上。主要有:过去农民生活方式单调乏味,人称“二支歌三部曲”(二支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三部曲:干活——挣分——睡觉)。眼下农民尽管还是常年以种田为主,大部分时间却不都蹲在“承包田”了。“吃不愁穿不 愁,三间房子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已不再是他们的生活目标。随着吃饱、喝好、睡暖的要求得到满足,越来越多的农民(尤其是青年人)的生活目标开始向高层次和多元方向上发展20%以上的农民在乡镇村企业工作或常年在外打工,这些人或多或少地具备了城镇的生活方式,起居谈论带有许多城市特点,这就不能不对乡下的生活方式产生影响。问“你及家人在业余时间主要读哪方面书籍”时,有60%的人回答:“阅读农业技术、市场信息、文艺书刊”,这里文艺书刊占多数;问“有条件的情况下,你是否愿意外出旅游”时,有70%的人作了肯定的回答。就是那些不能亦工亦农的人,有90%的人也自己想琢磨点事干干,那些年岁大的人也为一辈子只进过县城而感到遗憾。 由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多数农民企盼着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但也有 少 部分人仍然存在着相当浓厚的“小富即安”或惟感、惟实惠的偏向。问及今后的安排和打算时,有20%以上的人持维持现状的态度,缺乏现代农民的长远目光。还有人认为当农民就得实在,只有看得见、摸得着、到了手、跑不了的才是真的,其余都是不可信的。这种心理和观念上的偏颇,不能不成为加速农业现代化的严重障碍。 在经济生产快速发展的一些村落,传统的消费习俗和观念已经开始被一些新的消费方 式和观念所替代。过去 “日图三餐,夜图一宿,白菜豆腐当知足”,就是农民的基本消费观。而今经济发展了,收入增加了,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意识也悄然改变。问及“在吃的方面你是怎么看的”时,回答“食品要多样化,不能只求吃饱,还要讲营养”的占52%。在回答“你对穿着打扮是怎样看的?”时,有83%的人认为应该“讲究款式,朴素大方”。在问及“ 你对现代家庭经济生活有何感受”时,回答“应追求更高的水平”的占36%。这表明,农民在摆脱贫困、解决温饱以后,已不满足于粗茶淡饭填饱肚皮的生活了,在消费上有了新的要求。正如一位老农说的那样:“现在的人吃喝讲营养,穿戴讲漂亮,住房要宽敞,用品上高档。”农民中不管黑白的还是彩色的几乎家家有了电视机,有的还有录放机、照相机甚至电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在200元以上。当问及“如果你有积蓄将主要用于什么”时,回答首先用于“文化娱乐”的占40%。这说明农民的消费意识正由物质消费为主向精神消费转化。 过去农民穷日子过惯了,买点家庭设施首先 想的是耐用,能用上几十年甚至一辈子才好。可这几年,农民无论自制或购置物品时,开始注意样子、款式的新颖。在一些新婚家庭中都有些样式像城市那样美观、但对现在农村并不那么适用的家具。长时期以来,许多农民始终过着封闭的农村生活。随着城市与乡村经济交流的活跃,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的闲暇活动范围已不局限于自己的村落,开始不断向外扩展延伸。逛逛城市,上馆子要几个大菜,进歌厅点几首歌已司空见惯。农民消费习俗和观念的新变化是可喜的,但随之伴生的一些有悖于中国劳动人民优良传统和不切实际的现象又是令人担忧的。一是节俭观念被淡忘。一些农民尤其青年人手里有了几个钱便忘乎所以,急着盖新房,忙着置高档用品,到了开春又捉襟见肘。二是攀比心理激增。头几年城市里的消费热浪也拍打到乡下,张家买电视、洗衣机,李家也不甘落后置 冰箱、VCD,弄得中等户也很眼热,不得不负债硬充好汉。三是操办之风盛行。过去只有结婚才摆桌,现在连办丧事、过生日、孩子上学也得喝几天。特别是大办丧事,不仅浪费大量的财物,而且助长封建迷信。难怪有人说,现在活着对老人的孝子贤孙不多,死后假敬孝道的却大有人在。 问卷调查表明,改革已经深入到农民的人际关系之中,而作为这种关系重要组成部分 的婚姻和家庭关系业已在村村落落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一是择偶标准改变。表现最突出的是门当户对的观念早已过时,个人品质和行为的好坏,逐渐成为青年农民男女择偶的主要标准。问及这个问题,回答“主要标准是对方品行好坏”的占54%,回答“本人才能”的占43%,只有不足3%的人回答是家庭地位,但回答“注重长相”的也为数不少。二是“多子多福”的观念解体。在问及“你认为生几个孩子最好”时,大多数人认为生2个孩子好,但要有一个男孩。虽然由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还不发达,农民受养儿防老传统观念的影响,一时还难以从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