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亚太海洋研究中心
亞太海洋研究中心:
黑潮圈環境變遷與生物多樣性、島礁海域永續發展之研究及關鍵工程技術研究
1. 緣起
本校瀕臨西子灣海域,海洋科學與工程技術之研究一直是本校創立以來發展的重點。
在短短的二十餘年當中, 「海洋科學學院」已經發展成為一支完整且強勁的海洋學術研
究隊伍,在海洋科學、環境工程與技術、資源 與生物科技等方面,部分領域不僅領先
國內,更已達到國際水準。在既有的基礎上, 本計畫將凝聚本校、國內人力資源(如
台灣大學、海洋大學、成功大學) ,並藉由國際合作,齊力推動打造「亞太海洋研究中
心」成為國際海洋科技頂尖研究中心。
2. 成立宗旨
1. 推動尖端海洋科技研究。
2. 整合國內海洋專業研究人才及資源。
3. 促進國際海洋研究之交流與合作。
4. 倡導研究台灣的珍貴海洋生態資源。
3. 研究群主持人:陳鎮東教授(本校西灣講座教授)
分項一:黑潮圈環境變遷與生物多樣性研究
主持人: 莫顯蕎教授
科學顧問: 加拿大名海洋學者Timothy Parsons教授(日本天皇賞得主)
子計畫:
a.氣候變遷下黑潮及週遭海域生地化之週期及事件動態變化 。
參與人員:曾若玄、洪佳章、陳宏遠、李玉玲、李宗霖
b.氣候變遷下黑潮及週遭區域珊瑚及海草生態與生物多樣性的動態變化。
參與人員:莫顯蕎、宋克義、羅文增、劉莉蓮、陳孟仙、李澤民
分項二:島礁海域永續經營與工程技術
主持人: 李忠潘教授、劉金源教授
科學顧問:吳耀祖院士(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教授)
子計畫:
a.島礁海域永續經營研究: (a)東沙環礁之海域環境調查研究,(b)東沙環礁海域生態
與資源之研究,(c)東沙海域潮波流特性及內波消散之研究,(d)東沙群島海底文化資
產探勘及保護
b. 水下搜尋辨識與觀測技術研究: (a) 研究船與水下載具,(b) 水下定位與導航,(c)
水下儀器操控及資料分析系統,(d) 水中聲波之波導傳播、散射、混響原理,(e) 水
下聲學搖測與地聲性質探測技術,(f) 水下搜尋與辨識技術在科學觀測上之應用
參與人員:李忠潘、劉金源、薛憲文、田文敏、王兆璋、陳信宏、林全信、徐基新、陳一
鳴、王維賢、沈雅敬、杜昌益、許志宏、王玉懷、陳冠宇、黃材成、吳泉源、
鄭水萍、邱文彥、許榮中
分項三:關鍵工程技術研究群
成立目標:
1.研發亞太海洋研究中心所需之精密或特殊之海洋儀器,以提升關研究之水準。
2.開發海洋產業所需之關鍵工程技術及機具。
計畫背景:
浩瀚的海洋蘊藏了許多尚待發現的自然現象和不少再生與非再生資源,隨著地球暖化
日益惡化的影響,降低對非再生性能源(如:石油與煤)的依賴,進而以綠色能源予以取代
為刻不容緩的事,這更突顯海洋能源資源開發的重要。
海洋學包括了理論與應用兩層面,兩者都需要儀器與施工技術才能有所成。國內過去
除理論海洋研究外,海洋工程則多以港灣工程為主。近年應用海洋學在軍事及海洋資源開
發上日益重要。海洋學家要解開海洋的自然奧秘之謎,和開發海洋資源都得依賴先進儀器
和機具,而相關研究成果的層次多少都受限於科學儀器設備和機具的精密水平,如果儀具
研發之關鍵技術能操之在我,則海洋科技之水準應可提高。
以國際著名的海洋研發機構(如日本之JAMSTEC、法國海洋開發研究院之Infremer、
美國的Woodhole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加州大學Scripps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和Harbor Branch Oceanographic Foundation)為例,海洋儀器之研發單位
是不可或缺的部門。
本校的海下技術研究所為全國唯一以此海下技術與儀器研發為專業之研究所,在推動
相關技術之研發與教學,發揮了其功能,在中山—成大合作計畫中已成功製造遙控水下潛
具,並研發海下影像擷取系統,已獲國際著名海洋研究所之採用。有關相關技術之實際運
用上,過去國內多次空難事件,本校海洋學院之海生所、海環工系及海下所都以有系統的
工作群參與搜救工作,成果有目共睹,可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版(高级)汽车驾驶员考试题库大全(含答案).docx
- 长沙会战幻灯片.ppt VIP
-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联读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VIP
- TB 10753-2018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pdf VIP
- 压型彩钢屋面板施工方案方案.pdf VIP
-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pptx VIP
- 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HJ 1173—2021).pdf VIP
-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六除法《路程、时间与速度》课件.pptx VIP
- 2025年一季度专题党课讲稿讲稿:提升党性修养践行使命担当.pptx VIP
- 频率选择表面赋能多功能隐身雷达天线罩:理论、设计与应用探索.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