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科学发展观5.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科学发展观5

*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五节:科学发展观 海口经济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第五节:科学发展观 教学目的: 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和指导意义。 授课内容: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第五节: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第五节:科学发展观 1、形成的条件 提出的根本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此后,党的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大都重申和强调了这一判断。并指出:现在基本国情没有变,主要矛盾没有变。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这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第五节:科学发展观 1、形成的条件 提出的根本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我们知道,首度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十三中全会。这一年特别引入关注的有两件事: 一是非典疫情的爆发; 二是上访活动的持续攀升。 第五节:科学发展观 1、形成的条件 提出的根本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2003年,中国遇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 —非典。 非典很快由一场局部公共卫生事件转变为亚洲乃至全球的公共卫生危机。中国是重灾区。非典疫情的发生和蔓延,集中反映了我们经济和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发展不协调不和谐等大量社会问题,教训十分深刻。痛定思痛,我们应从危机中汲取什么教训,如何更好地推进改革与发展?不得不引起中央领导集体的思考与重视。 第五节:科学发展观 1、形成的条件 提出的根本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2003年,来自全国各地的上访大军,在首都北京汇成一道“上访潮”。群众反映的问题集中在“企业改制”、“三农”、“拆迁安置”等8个方面的问题。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等中央领导人对做好当前信访工作问题作了一系列重要批示。同时也使新一届中央领导人看到,上访潮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多年来中国社会系统性和结构性矛盾的积累。在GDP快速增长的背后,是社会不稳定因素的积累和扩散。。 第五节:科学发展观 1、形成的条件 (1)提出的根本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早在1999年,国情专家胡鞍钢等人就曾作出过这样的判断:中国将进入社会不稳定时期,其突出表现为: 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 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下岗洪水”和“失业洪水”;世界上最显著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 世界上基尼系数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世界最大范围的生态环境破坏。这“五个最”不是凭空设想,而是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作出的判断。所以,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已迫在眉睫。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我们牢记基本国情,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 第五节:科学发展观 1、形成的条件 (2)提出的现实基础: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阶段性特征 经济势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 市场体制初步建立,同时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 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同时差距拉大趋势未改变; 协调发展成绩显著,同时地区城乡间发展失衡; 民主法制得到发展,同时社会与经济发展失衡; 文化生活更加繁荣,同时精神文化需求更旺盛; 社会活力明显增强,同时利益格局矛盾更突出; 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国际竞争更激烈。 资料 第五节:科学发展观 1、形成的条件 提出的现实基础: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其一,经济、社会发展失衡。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有目共睹,社会发展成为短腿。 第五节:科学发展观 1、形成的条件 提出的现实基础: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其二,地区、城乡发展失衡。一是城乡结构失衡。农民是最大的弱势群体;二是地区发展失衡。中国地域广阔,区域较多,发展长期的不平衡。 第五节:科学发展观 1、形成的条件 提出的现实基础: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其三,资源、环境压力过大。我国历来称为地大物博,可是这些

文档评论(0)

haowendangq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