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学礼 知礼 讲礼.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雅的站姿 * * * * * * * * * * * * * * * * * * 杜绝十大校园不文明现象 在校园公共场所,情侣过分亲密。 观看和传播黄色书刊或音像制品。 在宿舍打牌、唱歌、看碟时过分喧哗,影响他人正常休息。 酗酒、吸烟 四、日常交往礼仪 介绍礼仪 见面礼仪 交谈礼仪 电话礼仪 馈赠礼仪 宴请礼仪 介绍礼 介绍是人与人相互认识的桥梁,是人们开始交往的第一步。介绍也是日常接待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人际交往和接待工作中相互了解的基本方式。 1)、自我介绍(交际场合常用的介绍方式) (1)注意手势 (2)自我介绍三点注意: ①先递名片,再做介绍(加深印象) ②时间要简短(1分钟之内) ③内容要规范 “四要素”:单位、部门、职务、姓名 特别注意:第一次介绍时单位名称要用全称,不用简称,以免产生误解。 2)他人介绍 由他人做介绍,自己处在当事人位置。如果你是身份高者、年长者,应立即与对方热情握手;如果是身份低、年轻者,应根据对方的反应而做出反应。 (1)介绍表情、手势 应文雅。无论介绍哪一方,都应手心朝上,手背朝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指向被介绍一方,并向另一方点头微笑,切忌伸出手指指来指去。 (2)介绍的先后顺序:尊者居后 先男士,后女士;先年轻,后年老;先地位低的,后地位高的;女性之间,先未婚,后已婚;先主人,后客人。 3)集体介绍 (1)将一个人介绍给大家 适合于在重大活动中对身份高者、年长者和特邀嘉宾的介绍。如,导游将经理介绍给旅行团的团员 (2)将大家介绍给一个人 注意顺序:按身份高低、按座次顺序(由近及远) 见面礼仪 握手礼 握手姿态 行握手礼时,通常距离受礼者约一步,两足立正,上身稍向前倾,伸出右手,手掌垂直于地面,四指并齐,拇指张开与对方相握,微微抖动3—4次(时间以3秒钟为宜),然后与对方手松开,恢复原状。 讲究次序:尊者居前 女士先,男士后;长辈先,晚辈后;上级先,下级后; [特例] [1] 年轻女士与年老男士 [2] 拜访时,来时主人先伸手,表示迎客;离去时,客人先伸手,表示道别。 3、握手力度 (1)跟上级或长辈握手,只需伸手过去擎着,不要过于用力。 (2)跟下级或晚辈握手,要热情地把手伸过去,时间不要太短,用力不要太轻。 (3)异性握手,女方伸出手后,男方应视双方的熟悉程度回握,但不可用力,一般只象征性的轻轻一握。(一般握女士全手指部位) 4、握手禁忌 1、 忌不讲先后次序,抢先出手。 2、 忌目光游移,漫不经心。 3、 忌一手插兜,轻慢随意。 4、 忌让对方等待,失礼失态。 5、 忌左手握手,有悖习俗。 6、 忌坐着握手,自视清高。 7、 忌掌心向下,目中无人。 8、 忌“死鱼式”握手,敷衍冷漠。 9、 忌用力不当,时间过长。 10、忌叼着香烟,咀嚼食物。 11、忌用双手与女士握手。 交 谈 礼仪 交谈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日常接待的主体。 交谈礼节的根本关键,在于尊重对方和自我谦让,还要注意交谈的表情、态度、内容、表达方式等要点 。 谈话的表情 表情大方、自然,面带微笑,语气亲切,语言表达得体。 不得边埋头工作边与客人谈话。 不能坐着与站着的客人谈话。 态度诚恳,申请专注,目光坦然、亲切、有神。 忌:左顾右盼、打哈欠、频频看表、伸懒腰。 与领导谈话,不要惊慌失措;接待层次不高的客人,不要心不在焉。 掌握说话的分寸 要有角色意识 考虑措辞 要顾及他人 学会幽默 交谈的礼仪 “如何说”注意的问题 第一要细语柔声。 第二要善于跟交谈对象互动。 第三要尊重对方:四个“不”。 不打断对方 不补充对方 不纠正对方 不质疑对方 接打电话的程序 拨打电话 思想准备 准备 考虑好大致的通话内容 物质准备 电话礼仪 电话接通后,先说“您好” 确认拨打无误 得到明确答复后,自报家门 报出自己要找的人 通话结束后,以“再见”结束通话。 2、接听电话——“铃响不过三”原则 问候——“您好” 报公司名称、部门、 报姓名(即自我介绍) 询问来电需要什么服务 认真倾听电话内容 通话结束后,以“再见”结束通话。 礼品的礼仪 关于礼品馈赠的礼仪  礼品的定位 对外馈赠礼品的定位规则: 突出礼品的纪念性    明确礼品的对象性 体现礼品的民族性    牢记礼品的时效性    重视礼品的便携性

文档评论(0)

wxc6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