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案例8】 安乐死申请议案 我叫李燕,女,今年28岁。从1岁起就得了“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直到5岁才确诊。4-6岁双腿瘫痪,11岁坐轮椅,11-13岁左大臂小臂瘫痪,11-23岁右大臂小臂瘫痪,26-28岁全身瘫痪加重坐立困难。从10岁起就丧失翻身的能力至今。 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越来越重,我的吃喝拉撒睡甚至一点一滴全要靠父母来料理。父母在28年来寸步不离的陪伴着我,忍受着病痛带给他们极大的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可是,父母也已是花甲之年,老了抱不动我了,而我的病情也在一步步加重,以后,甚至五脏六腑和吞咽功能都会消失掉。我不想以后父母不在了,跟着哥嫂生活,更不想到孤儿院或是福利院去生活,因为离开了父母就是离开了天堂,生不如死。 所以,我想在我还能坐立,语言还没有丧失知前,申请安乐死,并把身体上有用的器官,如角膜、肝脏、肾脏甚至心脏全都无偿地捐献给需要的人们,遗体也无偿地捐献给国家进行医疗研究。 2007年3月身患重病27年、28岁宁夏女孩李燕委托全国两会代表帮她提交《安乐死申请》——我爱生命,但我不愿活 安乐死的伦理分析 安乐死与故意杀人有什么区别? 中国汉中安乐死案的被告辩护人在辩护词中写道:“表面看,安乐死和故意杀人都是致人于死,是‘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但其实质和主观故意内容却有根本区别。故意杀人是在某种恶念驱使下,去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它所追求的结果是致被害人于死,而安乐死则不然,它所追求的通过人工调节措施减轻濒死患者继续遭受难以忍受的痛苦状况,也就是说是对死亡方式的一种选择,是在受折磨而死和无痛致死之间进行的选择,从而体现生命的质量和价值。况且安乐死是‘应被害人要求’(即患者自愿申请),其目的在于‘解除被害人的病痛’。正因为如此,所以安乐死根本不同于一般的‘故意杀人’,它的行为不仅不具有社会危害性,而且对患者和社会都有利,所以不构成犯罪。” 【案例9】 同仁的困境 患者李某,男,62岁,医生。因胃窦癌术后复发住院。患者3个月前因胃窦癌住院手术,术中发现有淋巴转移,故行根治手术,手术顺利,术后进行一个疗程的化疗而出院。现又因腹部肿块第二次住院手术,术中发现腹腔内癌瘤广泛转移,癌块与腹主动脉粘连而无法切除而关腹,术后伤口愈合良好。不久,患者出现血便、血尿,而且少食、呕吐,疼痛难忍。患者要求主管医生给予安乐死,而儿女认为父亲一生挽救了不知多少病人,故要求主管医生不借一切代价地进行抢救。 对此,主管医生应如何决策。 伦理分析 患者是一名医生,自知康复无望且痛苦万分,因而提出安乐死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国对安乐死尚未立法,加之患者儿女又提出不惜一切代价地抢救,在此情况下主管医生不能给患者实施安乐死。主管医生应与病人共同探讨减轻痛苦的方案,实施临终关怀而并不一定不惜一切代价地抢救,同时应说服患者的儿女,对达不到医学目的的手段不应采取,以取得家属的合作。否则,只能加重或延长病人的痛苦,这既有违患者的心愿,也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 安乐死的伦理争论 (一)支持安乐死的依据 1、人权主义的观点 (三段论证明) 死亡是一种人权,而人权是合乎伦理的要求。 安乐死是死亡方式之一种, 所以安乐死是一种人权,是合乎伦理的要求。 2、功利主义的观点 1978年美国政府对老年人的健康保险预算是26亿美元,其中的三分之一以上是花在抢救垂死的老年人身上。而这一部分人只占保险人数的6%,花在死人身上的钱比花在活人身上的钱高出6倍。某肺气肿病人,她最后一年的医疗费用超过20万元,其中的6万美元是花在她临终前的34天之中。 3、医学人道主义观点 弗兰西斯·培根说:“医务人员有两个基本职责:一是延长病人的生命,另一个是减轻病人的痛苦。” 4、生命质量论和生命价值论的观点 (二)反对安乐死的依据 1、生命神圣论的观点 2、医学人道主义观点 3、不可逆的诊断未必绝对 4、阻碍医学科学的发展 5、违背了传统的血缘亲情观念 6、自愿安乐死中的“自愿”值得怀疑 7、实施安乐死可能会给社会带来许多消极后果 【案例10】 不要救我 患者冯某,女,45岁,干部。因子宫肉瘤术后复发广泛转移而疼痛难忍,本人曾口头表示过必要时可实施安乐死,但主管医师未得到患者的正式承诺手续而仍坚持治疗。一天,患者趋医护人员不在而口服大量安眠药以结束生命,不久被医生发现。 请问:医师面对此情况抢救与否?理由是什么? 伦理分析 1.医师面对自杀者应奋力抢救,以履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 2.医师面对疼痛难忍的癌症患者,生命质量已很低,本人又有安乐死的愿望,尽管尚未履行手续,在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造房子教案(共6课)(2025秋).docx VIP
- 2025年广西公需科目第二套答案.docx VIP
- 设备供货配送方案.docx VIP
- 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课件.ppt VIP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二)答案.docx VIP
- 《急诊与灾难医学》全套课件.pptx
- 精通版五年级英语上册Lesson3_教学课件.ppt VIP
- 农村公路畅通工程质量检测方案(第三方检测及交工验收).docx VIP
- 《现代农业发展》课件.ppt VIP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