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授课教师:傅 刚 E-mail: fugang@ouc.edu.cn 办公室: 海洋环境学院楼505室 主要内容 什么是动力气象学? 气象学发展历史 大气运动的原理 怎样学好“动力气象学” 什么是动力气象学? 动力气象学 是气象学的一个分支, 是应用物理学定律和数学方法研究大气运动的动力过程、热力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理论上探讨大气环流、天气系统演变和其它大气运动过程的学科。 Dynamic Meteorology (AMS) The study of atmospheric motions as solutions of the fundamental equations of hydrodynamics or other systems of equations appropriate to special situations, as in the statistical theory of turbulence. The restrictions of this definition suffice to distinguish dynamic meteorology from other fields, for example, physical meteorology or synoptic meteorology, such distinctions being a function of the state of the science rather than of the subject matter itself. 气象学发展历史 气象学与人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古人“观天识云”作出天气预报,为农业、军事、航海服务。著名的“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等都是成功地利用气象于军事行动中,并获取胜利的光辉典例。 近代气象学研究 1820年德国人Brandes利用1783年3月6日欧洲地区的一些资料,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张历史天气图。 1851年英国人Glaisher绘制正式的天气图。 1856年法国人Leverrier才把天气图分析第一次用来制作天气预报。 1857年荷兰人Buys Ballot(白贝罗)在观测与实践的基础上发现了著名的“风压定律”-“背风而立,右高左低(北半球)”。并且担任第一届IMO (International Meteorology Organization)主席。 以Vilhelm. F. K. Bjerknes(1862-1951)代表的挪威学派。 1898年提出大气环流理论。 1921年,创立了气旋的极锋理论,并第一次提出“锋面(front)”的概念。与Solberg和贝吉隆(Bergeron)等人创立了气团锋面学说,形成了气象学界著名的挪威学派。 Jacob. A. B. Bjerknes(1897-1975年) 主要研究气旋模型。 Carl-Gustaf, Arvid, Rossby (1898- 1957)创立 瑞典学派 罗斯贝(Rossby)于1939年提出著名的 大气长波公式(Relation between Variations in the Intensity of the Zonal Circulation of the Atmosphere and the Displacements of the Semipermant Centers of Action, 1939, Journal of Marine Research,P38-55)。1937年研究风场与气压场的相互适应问题。 近代中国气象学发展历史 1898年3月1日,德国海军港务测量部在青岛建立测候机构--气象天测所 。 1898年德国人在青岛建立观象台,并开始气象测报工作;1914年由日本人接管;1924年由中国政府接管。 1912年,中国教育部在北京成立中央观象台,先设立天文、历数,磁力三科,次年设立气象科,蒋丙然(1880-1966)任科长,开始气象观测等工作。 1915年,中央观象台开始绘制天气图,开始试作天气预报,次年正式发布预报。 1924年,中国气象学会成立,选举蒋丙然(1880-1966)任会长,竺可桢 (1890-1974)等为理事。 1928年,建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竺可桢任所长 。 1945年,延安建立第一个人民气象站。 中央大学成立气象系。 中国气象学界的著名前辈 蒋丙然、字右沧,福建闵侯人,是我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开创者。1908年震旦大学物理科毕业后赴比利时双博罗(Gembloux)农业大学学习气象学,1912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教务长; 1913年7月蒋丙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中央观象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