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诗中iu混读方音-特征
唐诗中的i—u混读方音特征王义然 本文所说方音特征,是指从语音角度考察的方言特征。研究音韵,发现唐诗中蕴含着一种方音特征,笔者把这种特征称之为i—u混读特征。这种方言特征所反映的是介音i和u在承担韵母职能时,在特定方言环境中的音变情况,因而,它属于韵母特征。这种特征的一般表现形式就是把现代汉语拼音中的韵母u视同为i。也就是说,在这样的方言环境中,一部分汉字读音中的韵母u会音变为i。如读“入”如“日”、读“出”如“吃”、读“律”如“力”、读“剧、据”如“纪”、读“术”如“是”等等,就是典型的例子。无疑“入、出、律、剧、据、术”等字,就属于这种方言特征的示性字。使用这些示性字作韵脚并与韵母是i的字一起押韵的诗篇,就是这种特征的示性诗篇。本文就以列示示性诗篇、分析示性字的方言音变为主要形式,论述i—u混读方言特征的存在状态,剖析一字多音的历史事实,揭示古代社会多种方言语音交互荟萃的本来面目。一、读“入”如“日”的示性诗篇《全唐诗》中用“入”字作韵脚的诗文有六十多篇。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反映读“入”如“日”方言特征的。这里精选六篇,以展其方音风貌。1.1、卷18_12 【横吹曲辞·入关】贾驰河上微风来,关头树初湿。今朝关城吏,又见孤客入。上国谁与期,西来徒自急。 此文韵脚依次是:“湿、入、急”。细察三个韵脚,其中“湿、及”二字的读音韵母都是i,“入”字和它们一起押韵,所以,“入”字读音的韵母也只能是i。据此可断定,作者的方音特点就是读“入”如“日”。1.2、卷18_67 【横吹曲辞·长安道】孟郊胡风激秦树,贱子风中泣。家家朱门开,得见不可入。长安十二衢,投树鸟亦急。高阁何人家,笙簧正喧吸。 此文韵脚依次是:“泣、入、急、吸”。细察四个韵脚,其中“泣、急、吸”三字的读音韵母都是i,“入”字和它们一起押韵,所以,“入”字读音的韵母也只能是i。据此可断定,作者的方音特点就是读“入”如“日”。1.3、卷125_35 【齐州送祖三(一作河上送赵仙舟,又作淇上别赵仙舟)】王维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此文韵脚依次是:“泣、入、急、立”。细察四个韵脚,其中“泣、急、立”三字的读音韵母都是i,“入”字和它们一起押韵,所以,“入”字读音的韵母也只能是i。据此可断定,作者的方音特点就是读“入”如“日”。1.4、卷141_24 【小敷谷龙潭祠作】王昌龄崖谷喷疾流,地中有雷集。百泉势相荡,巨石皆却立。跳波沸峥嵘,深处不可挹。昏为蛟龙怒,清见云雨入。灵怪崇偏祠,废兴自兹邑。沉淫顷多昧,檐宇遂不葺。吾闻被明典,盛德惟世及。生人载山川,血食报原隰。岂伊骇微险,将以循甿揖。□飞振吕梁,忠信亦我习。波流浸已广,悔吝在所汲。溪水有清源,褰裳靡沾湿。 此文韵脚依次是:“集、立、挹、入、邑、葺、及、隰、揖、习、汲、湿”。细察此文韵脚,除“入”字之外,其余十一个韵脚的读音韵母都是i,“入”字和它们一起押韵,所以,“入”字读音的韵母也只能是i。据此可断定,作者的方音特点就是读“入”如“日”。1.5、卷_14 【秋宵月下有怀】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此文韵脚依次是:“湿、入、急、立”。细察四个韵脚,其中“泣、急、立”三字的读音韵母都是i,“入”字和它们一起押韵,所以,“入”字读音的韵母也只能是i。据此可断定,作者的方音特点就是读“入”如“日”。1.6、卷220_2 【又观打鱼】杜甫 苍江鱼子清晨集,设网提纲万鱼急。能者操舟疾若风,撑突波涛挺叉入。小鱼脱漏不可记,半死半生犹戢戢。大鱼伤损皆垂头,屈强泥沙有时立。此文韵脚依次是:“集、急、入、记、戢、立”。细察五个韵脚,其中“集、急、戢、立”四字的读音韵母都是i,“入”字和它们一起押韵,所以,“入”字读音的韵母也只能是i。据此可断定,作者的方音特点就是读“入”如“日”。 细析以上六首唐诗的韵脚,可以清楚地看到,六首诗所涉韵脚字,其普通话读音的韵母,除“入”字是u之外,其余都是i。这说明六位诗作者都把“入”字读音的韵母视同为i,异口同声地读“入”如“日”。而这种方言读音,正是笔者所说的,把现代汉语拼音中的韵母u视同为i,所以,理所当然地应称之为i—u混读方言特征。二、i—u混读特征的其他示性篇章 研究发现,读“入”如“日”,这种i—u混读方言特征的具体表现,在唐诗中并非绝无仅有。诸多篇章中表现出来的读“出”如“赤”、读“律”如“立”、读“剧、据”如“纪”、读“术”如“是”等等都是这种方言特征的反映。以下是笔者精选的六首包含i—u混读方言特征的示性诗文:2.1、卷5_22 【唐明堂乐章·角音】武则天出震位,开平秩。扇条风,乘甲乙。龙德盛,鸟星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古希腊璀璨明珠.doc
- 古文史二-.doc
- 古汉语212.ppt
- 古汉语通论十七--古书注解上-.ppt
- 古汉语复习和考研.doc
- 古街上这些风景你值得拥有.pdf
- 古装发型秀.ppt
- 古诗文018030.ppt
- 古诗文阅读 的学案21.doc
- 古诗词鉴赏之六-对比阅读品评诗味.ppt
- 2025年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小升初数学秋季入学摸底测试卷(含答案).doc
- 2025年上半年成都市郫都区面向社会引进公共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贸易公司销售业务提成方案.pdf
- 铝及铝合金热处理工艺.pdf
- 班主任家长会PPT课件.pptx
- 2025年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小升初语文秋季入学摸底测试卷(含答案).doc
- 2025年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小升初数学秋季入学摸底测试卷(含答案).doc
- 2025年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小升初数学秋季入学摸底测试卷(含答案).doc
- 2025年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小升初语文秋季入学摸底测试卷(含答案).doc
- 2025年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小升初数学秋季入学摸底测试卷(含答案).doc
最近下载
-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pptx VIP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_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__.pdf VIP
- “扬子石化杯”2024年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江苏赛区)初赛化学.pdf VIP
- 民事诉讼法中案外第三人对执行的异议之诉.pdf VIP
- 车险承保方案.pdf VIP
- “扬子石化杯”2024年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江苏赛区)初赛化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临海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pdf
- 2025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公安机关招聘留置看护警务辅助人员1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模电教案-李国丽.doc
- 2023版中国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内镜诊治共识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