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文类学.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文类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文类学的定义、文类的划分、文类研究方法。 2. 通过实例掌握文类研究的主要研究思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中西戏剧的平行比较。 【自学内容】 1.用历时的方法研究“流浪汉小说”。 2.十四行诗的比较研究。 【课时分配】2课时。 前言:文类学作为一门学问的发展 一、文类学的定义(179) 对于文学形式的各个种类和类型以及对于文学风格的比较研究。 有论者谓西方的文类学即中国的文体学。 也称文体学、风格学、体裁学。在中国传统文学中有两层意思:1.“体裁”或“体类”。 2.“体派”,指文学作风、风格。 其他的定义 从跨国、跨文明的角度,研究如何按照文学自身的特点来划分文学体裁,研究各种文体的特征及在发展过程中文体的演变和文体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比较研究体系。 文类学研究内容和范围 二、关于文类 明代学者徐师曾。 美国学者列文:文学种类是一个“公共机构”。 法国学者伏尔泰。 英国学者凯姆斯。 维特根斯的“家族相似”理论。 西方文学的分类、类型的理论 西方最早力图对文学进行分类的学者? (亚里士多德) 霍布斯的分类。 西方文学的常见分类 叙事类(也叫史诗类):史诗、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品文、回忆录等等 抒情类(或叫诗歌类): 抒情类可分为十四行诗、颂歌、挽歌、赞歌、回旋歌、歌谣等等 戏剧类:悲剧、喜剧等。 古代中国文学的分类 曹丕:《典论.论文》 陆机:《文赋》 刘勰:《文心雕龙.文体论》 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 弱点:未能清楚区分文学和非文学的界限。 三、文类研究的两种方法(183) 1.历时的方法:从纵的方向对属于同一“家族”的作品进行比较,目的是通过综合、归纳,总结出某一类型的基本共同点或者说规范。 2.共时的方法:从横的方面对不同民族文学中某些文类加以比较,借以了解文类的演变发展的历史和基本特征,并借以认识作家的独创和文学的民族传统、民族特性。 历时态研究 从比较的角度探讨某一民族、某一国家文学类型形成的历史,探讨世界各国的文学体裁在发生、发展、变异和消亡中跨国界、跨民族传播和演变的痕迹以及文学风格的发展变化等。旨在了解文类的演变发展的历史和基本特征。 如:中国的志人志怪小说、传奇小说和变文。 意大利诞生的十四行诗。 共时态研究 跨越时空局限对不同民族文学中的某些类型进行比较,主要把握其中审美方式和文本形态的异同。 如:中世纪欧洲骑士文学和中国的武侠小说。 缺类研究 缺类现象指一种文体在某国或某民族文学中存在但在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中却没有。 对这一现象的思考为文体学研究开辟一个新领域。如:中国古代的赋为什么西方没有?汉族有没有史诗?中国有没有悲剧? 四、中西戏剧比较 1.起源和形成。 2.文化品格。 3.悲剧比较。 1.中西戏剧的起源和形成 1.1起源比较 1.2形成过程比较 1.3发展的不平衡研究 1.1中西戏剧起源比较 西方戏剧从古希腊戏剧开始,由民间的宗教仪式演变而来,起源于农村祭酒神(狄奥倪索斯)的颂歌。中国戏剧一般称戏曲。中国戏剧也起源于民间,包括说、唱、念、打等因素,更为综合的艺术,是多源的,寻“根”来,不像西方戏剧那么“单一”和明确。 中国戏剧歌舞成分很浓,这方面,可溯源到原始时代的歌舞。中国原始时代的歌舞从模拟鸟兽开始。 《尚书》中记载的“击石拊石,百兽率舞”、“鸟兽跄跄”、“凤凰来仪”的描述,还有许多现存的古代岩画中的描绘,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原始舞蹈的基本形态。 奴隶社会,歌舞被奴隶主用于娱神敬祖,也为自己歌功颂德。如“巫”舞,是一种祭祀鬼神的歌舞,由上古的巫祝仪式演变而来。 到战国时和俳优合流,到汉的角抵,又增加故事情节,至南北朝时,出现《代面》、《踏摇娘》,合歌舞以演一事,随后成为后世戏曲之起源。 中西戏剧起源的比较结论 1. 2中西戏剧形成过程比较 1.西方戏剧的形成过程 多种要素构成的综合艺术,构成戏剧的基本要素是:演员、剧本、观众和剧场。 演员人数的增加。 圆形剧场的出现。 从公元前7世纪在农村流传的酒神祭祀,到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前后不过三个世纪; 公元前6世纪酒神祭典被引进雅典城内,到公元前5世纪三大悲剧诗人的出现,只有一个多世纪的时间。 形成时间短,发展快,成就高,影响大。 2.中国戏剧的形成过程 发端虽早,但形成和成熟较迟,中间经历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