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思考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谈新敏 二O一O年九月 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思考 一、为何重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二、如何理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三、怎样看待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一、为何重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一)科学精神的缺失 (二)人文精神的失落 (一)科学精神的缺失 1.平民的科学精神缺失 (一)科学精神的缺失 1.平民的科学精神缺失 (一)科学精神的缺失 1.平民的科学精神缺失 (一)科学精神的缺失 1.平民的科学精神缺失 (一)科学精神的缺失 1.平民的科学精神缺失 (一)科学精神的缺失 1.平民的科学精神缺失 (一)科学精神的缺失 1.平民的科学精神缺失 (一)科学精神的缺失 2.学者的科学精神缺失 (一)科学精神的缺失 2.学者的科学精神缺失 (一)科学精神的缺失 2.学者的科学精神缺失 (一)科学精神的缺失 2.学者的科学精神缺失 (一)科学精神的缺失 3.官员的科学精神缺失 一、为何重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一)科学精神的缺失 ?(二)人文精神的失落 (二)人文精神的失落 我国人文精神是否出现滑坡乃至失落?对此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一是“失落观”。 二是“非失观”。 三是“中庸观”。 (二)我国人文精神的失落 失落观认为: 人文精神的失落是不争的事实 失落了人之为人的理性自觉,失落了人之为人的社会责任,失落了人之为人的精神修养与精神理想。 (二)人文精神的失落 非失观认为: 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失落的不是人文精神,而是那些被时代抛弃的人们。 人文精神并不是人人都要为之操守的,它只不过是对人文精神生产者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而已。 (二)人文精神的失落 中庸观认为: 如果把人文精神理解为人之为人的某种特质,就不能说人文精神只为某一时代所具有,而是不同时代都有特定类型的人文精神。而眼下人文精神的种种失落现象,当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种暂时现象。 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思考 一、为何重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二、如何理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三、怎样看待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二、如何理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一)科学和科学精神 (二)人文和人文精神 (一)科学和科学精神 1.科学及其特点 科学是以自然界为指向,由人对自然的认识活动及其由这种活动所获得的自然科学理论成果构成的文化系统。 科学制度是保证科学正常运行的组织和管理体制; 科学知识是人们认识自然、探索自然规律所获得的关于自然现象的本质性认识; 科学方法是科学活动中人们采取的方式、手段和途径; 科学思想是科学知识体系的精华或精髓之所在,它能扩大人们的视野,开阔人们的胸怀,启迪人们的心智,摒弃人的愚昧无知、教条迷信。 科学精神是科学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传统的总和,体现着科学文化的深层内涵。 (一)科学和科学精神 1.科学及其特点 科学的主要特点是: (1)求真 (2)理性 (3)自然性 (4)普适性 (5)基础性 (6)人类社会进步的客观尺度 (一)科学和科学精神 2.科学精神的内涵 在对待科学发现的态度上,表现为实证精神。 在对待已有科学理论成果的态度上,表现为怀疑精神。 在对待未知领域的态度上,表现为探索精神。 而实证、怀疑和探索的过程都不是随心所欲和恣意妄为,必须是合乎理性的行动,又表现为理性精神。 (一)科学和科学精神 (一)科学和科学精神 2.科学精神的内涵 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是: 以怀疑精神、探索精神、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为主要支柱的追求真理的精神。 (一)科学和科学精神 2.科学精神的内涵 怀疑精神,就是默顿关于科学的精神气质中的 “有条理的怀疑性” 这一科学规范。这条规范要求科学家在实证和理性的基础上,敢于怀疑和批判前人的成果。 (一)科学和科学精神 2.科学精神的内涵 中国古语: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 “疑者觉悟之机也。” (一)科学和科学精神 2.科学精神的内涵 (一)科学和科学精神 2.科学精神的内涵 (一)科学和科学精神 2.科学精神的内涵 (一)科学和科学精神 2.科学精神的内涵 (一)科学和科学精神 2.科学精神的内涵 (一)科学和科学精神 2.科学精神的内涵 (一)科学和科学精神 2.科学精神的内涵 二、如何理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一)科学和科学精神 ?(二)人文和人文精神 (二)人文和人文精神 1.人文及其特点 (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阿联酋之迪拜酋长国1.ppt
- 第2章传输介质及连接件.ppt
- 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ch2.ppt
-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5.ppt
- 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第二十一讲).ppt
- 微软-薪酬体系设计之能力素质模型.ppt
- 第8章数组与字符串处理.ppt
- 第6章 衣身结构.ppt
- 词汇学01 Introduction.ppt
- 经济学原理中文版课件 第13章 生产成本.ppt
- 圆的概念与垂径定理-能力强化-记忆1(教师版)-初中数学中考专项《几何模型密训营》专题突破.pdf
- 圆的概念与垂径定理-能力强化-评判1(教师版)-初中数学中考专项《几何模型密训营》专题突破.pdf
- 圆的概念与垂径定理-能力强化-评判1(学生版)-初中数学中考专项《几何模型密训营》专题突破.pdf
- 圆的概念与垂径定理-能力强化-运用1(学生版)-初中数学中考专项《几何模型密训营》专题突破.pdf
- 2022秋季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期末知识复习知识梳理知识归纳)(最全).doc
- 2022秋季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知识复习知识梳理知识归纳(全册)(最全).doc
- BIM+VR虚拟仿真实训室场景应用中心建设方案 (最全).doc
- IATF 16949 质量管理体系逻辑链条解读.docx
- IATF 16949 条款4.0 组织环境 专业解析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应用.docx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模拟卷(人教版2024,测试范围:相交线与平行线、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原卷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