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曲苑拾贝精品教案备课资料
第三单元 曲苑拾贝
[单元内容]为了使学生感受曲艺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我国说唱艺术的情感,本单元选取了京韵大鼓《丑末寅初》、岔曲《风雨归舟》、苏州弹词《蝶恋花 答李淑一》,四川清音《布谷鸟咕咕叫》等曲目,使学生通过欣赏这些唱腔,了解我国的曲艺艺术基本常识,并通过“说唱模仿秀”等音乐活动,激发学生对曲艺音乐的探索热情。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欣赏《丑末寅初》《风雨归舟》
第二课时:欣赏《蝶恋花﹒答李淑一》《布谷鸟咕咕叫》
第三课时:进行听辨曲种训练、表演家乡曲艺。讨论曲艺音乐的艺术价值。
[学习目标]
欣赏本单元教学曲目,对曲艺音乐产生兴趣,认识到曲艺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艺术的瑰宝。
能够简要表述京韵大鼓、岔曲、苏州弹词、四川清音的唱腔风格、使用的伴奏乐器、方言特点、流行地域等。
能够听辨本单元四种曲艺曲种。
能够演唱说唱音乐片断。
[学习支架]
1、音响设备:多媒体电脑,大屏幕投影仪
2、伴奏乐器:电子琴
3、教学用具:教师课件,有关音像资料。
第一课时:
☆欣赏《丑末寅初》
乐曲介绍:
《丑末寅初》是京韵大鼓传统的保留曲目之一。它的演唱者是著名的京韵大鼓艺术家骆玉笙(艺名小彩舞)。她久居艺坛60年,创作的“骆派”是继京韵大鼓鼎盛时期之后最重要的流派,唱腔以舞美、抒情为主,声音明丽,音乐宽广,特别善用颤音。
古代以十二地支标志时辰,以子时单位计零时,至丑末寅初为凌晨三四点钟。《丑末寅初》唱段描述凌晨之时,更夫、渔翁、樵夫、山僧、农夫、学生等各种人物的活动状况,是刘宝全的早期唱段。唱腔起伏跌宕,灵活多变,飘逸潇洒。开始时“丑末寅初日转扶桑”一句,几乎每个字均用装饰音和滑音作修饰,体现了京韵大鼓的浓郁风格。其中“丑”字和“转”字,都是四度上行的旋律进行,是京韵大鼓行腔中最常用的跳进音程。此外,唱腔结构上运用了京韵大鼓中常见而又颇具特的句式──垛句形式。垛句是一种单独的腔句形式,犹如戏曲中的垛板结构,一般是三、四、五字一句为多。这种垛句在演唱上与语音字调紧密结合,并将语言略加夸大。
作者运用这种句式时,相当讲究,在叙述各种人物时,分别采用挑腔──垛句──落腔这一格式,全曲在结构上比较统一完整。乐曲结束前的一段篇幅较长的拖腔,是京韵大鼓中长腔的一种变型,由于内容不同,旋律稍有变化。
京韵大鼓清末民初形成并流行于北京、天津地区。由当时的鼓书艺人刘宝全等把原用河北语音演唱的木板大鼓改用北京语音演唱,广泛吸收京剧唱腔及北京流行的民间曲调创制新腔,并在木板大鼓原有伴奏乐器三弦外,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形成了一直流传至今的京韵大鼓。京韵大鼓有以刘宝全、白云鹏、张小轩为代表的“刘”、“白”、“张”三大流派。其中以刘宝全的艺术造诣最高,贡献最大,时人称其为“鼓界大王”,尊为一代宗师。继三大流派之后,又有白凤岩、白凤鸣兄弟创造的“少白派”。
京韵大鼓重歌唱,专唱短篇曲目。刘宝全擅唱金戈铁马的“三国”故事,如《长坂坡》、《赵云截江》、《草船借箭》等。白云鹏则擅唱《红楼梦》故事,如《祭晴雯》、《黛玉悲秋》、《宝玉娶亲》等。京韵大鼓除演唱有故事情节的曲目外,还演唱纯抒情的写景小段。如《丑末寅初》、《百山图》等。
京韵大鼓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自上世纪20年代以后,女演员良小楼、章翠凤、骆玉笙、孙书筠、阎秋霞、小岚云等如雨后春笋般登上了京韵舞台,她们在唱腔和表演方面都有新的拓展,从而使京韵大鼓更受到广大听众的青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京韵大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艺人成了人民的演员和艺术家,除演唱流传下来的传统曲目外,还新编及创作了许多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曲目。如《光荣的航行》、《珠峰红旗》、《急浪丹心》、《韩英见娘》、《白妞说书》等。同时,还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年轻演员。有成就的如赵学义(白派)、杨凤杰(刘派)、刘春爱(骆派)、钟玉杰(刘派),他们已成为曲艺舞台上深受广大观众欢迎的京韵大鼓演员。
丑末演初 描述凌晨之时,更夫、渔翁、樵夫、山僧、农夫、学生等各种人物的活动状况,是刘宝全的早期唱段。唱腔起伏跌宕,灵活多变,飘逸潇洒。开始时“丑末寅初日转扶桑”一句,几乎每个字均用装饰音和滑音作修饰,体现了京韵大鼓的浓郁风格。其中“丑”字和“转”字,都是四度上行的旋律进行,是京韵大鼓行腔中最常用的跳进音程。此外,唱腔结构上运用了京韵大鼓中常见而又颇具特的句式──垛句形式。垛句是一种单独的腔句形式,犹如戏曲中的垛板结构,一般是三、四、五字一句为多。这种垛句在演唱上与语音字调紧密结合,并将语言略加夸大。? 骆玉笙?1914年生?,女。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天津人,生于上海。艺名小彩舞、筱彩舞。出生6个月时被卖给天津艺人骆彩武,改姓骆。七岁开始学京剧,9岁拜苏焕亭为师学唱京剧老生。1926年登台演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