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教学案:第二部分 第十课 水远山长看不足——风物景色 Word版含答案.docVIP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教学案:第二部分 第十课 水远山长看不足——风物景色 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课 水远山长看不足——风物景色    菩 萨 蛮 ◎释标题 菩萨蛮,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每段两仄韵,两平韵。这首词是作者早年游江南所作,是韦庄五首《菩萨蛮》中的第二首。是写词人远游江南的生活情况和感受。 ◎知作者 韦庄(836-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今西安)人。是花间派词人,与温庭筠齐名,但风格较温词清新明朗。有《浣花集》。 ◎明背景 唐昭宗乾宁四年(897),时任剑南西川节度副使的王建率兵攻东川,昭宗遣韦庄等宣谕王建罢兵,王建因留韦庄为掌书记。这首词就是抒发自己滞留蜀地、有家难归的心情的。 ◎赏形象 1.本词中的作者形象是怎样的? 提示:根据尾句及注释回答。 参考答案:是一个漂泊江南、有家不能回、家乡正饱受战祸的思乡的诗人形象。 ◎品语言 2.简要分析“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二句蕴涵的意境。 提示:从画面和词人心境考虑。 参考答案:“春水碧于天”从色彩角度写出了江南水乡的特点,富有诗意,且给人以开阔、明净的感觉;“画船听雨眠”更有词人自身的心绪流露,悠闲至极。 ◎悟意旨 3.简要概括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出了“江南好”。 提示:先找出词句,然后概括。 参考答案:“春水碧于天”是江南景色之美;“画船听雨眠”是江南生活之美;“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则是写江南人物之美。这样由景物写到生活再到生活中的人物,有“碧于天”的春水,有画船听雨的生活,有如月皓腕的佳人,多角度全方位地表达了江南的“好”,赞美之情自然流露。 破 阵 子 ◎释标题 破阵子,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清明时节,海棠、梨花刚刚凋谢,柳絮却开始飞花。春社将近,已见燕子归来;初闻黄鹂娇声,天气也就转暖了。闺中少女,此时就应换了薄装,停了针线,赶节郊游踏青。看那两位邻家少女,在桑林路边相逢,笑成一朵花。此词表现了暮春风光,景中有人,更为绚烂。 ◎知作者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官至宰相,谥元献。其词擅长小令,语言婉丽,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有《珠玉词》。 ◎明背景 此词通过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氛。 ◎品语言 1.赏析“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的写景之妙。 提示:扣住题干要求“写景之妙”,思考从哪些方面写景。 参考答案:(1)“碧苔”“黄鹂”色彩鲜艳、清新明丽,写出了春光的美好。(2)“碧苔”写春色之美,“黄鹂”写春声之美,“飞絮”写春态之美:绘声绘色绘形,营造了一幅清新明丽的图景,充满闲情逸趣。 ◎析技巧 2.这首词下阕有一个生活细节描写,请就此写一段赏析文字。 提示:找出细节描写,分析其效果。 参考答案:作者在路上见到一群女孩子笑得如此灿烂,猜想是否昨夜做了一个美梦,于是一个女孩问道,而那个女孩回答得简单至极——“今朝斗草赢”,快乐就是如此简单。一问一答之间,把那两个女孩的天真可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3.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提示:思考描写手法的类型。 参考答案:主要运用白描手法,展示了古代少女的纯洁心灵。 ◎悟意旨 4.这首词上、下阕分别写什么? 提示:从上阕重写景,下阕重写人记事的角度概括。 参考答案:上阕写了“燕子”“梨花”“碧苔”“黄鹂”“飞絮”等自然景物。下阕写了笑靥如花,天真可爱的采桑路上的女孩。 望 海 潮 ◎释标题 望海潮,双调,一百零七字。前段十一句,五平韵;后段十一句,六平韵。 这首词,宋本《淮海居士长短句》无题,汲古阁本《淮海词》题为《洛阳怀古》。细玩词意,乃是感旧而非怀古;且作词之地也为汴京而非洛阳。 ◎知作者 秦观(见第八课《踏莎行》) ◎明背景 元祐九年(此年四月改元绍圣)初春,朝局大变,旧党下台,新党再起,作者自国史编修南贬杭州通判,重过洛阳作此词。 ◎品语言 1.试赏析“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中“乱分”两字的妙处? 提示:从表达技巧、表达效果的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乱分”一词用拟人手法将春色无所不在,乱烘烘地呈现着万紫千红的图景出色地反映出来了,表现出春天浓浓气息以及内心的欢愉之情。 ◎析技巧 2.本词为什么用大量篇幅写旧游之乐?请赏析。 提示:从主旨及内容方面考虑。 参考答案:这首词的主旨是感旧,由感旧而思归,以今昔对照为其基本表现手段。用大量的篇幅写旧游之乐,以反衬今日之孤寂、衰老。 ◎悟意旨 3.结合背景,联系词景分析“暗换年华”的丰富含义。 提示:从背景中“被贬”和“换”可以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语意双关,既指眼前自然界的变化,又指当时的政局之变。 4.最后的倚楼所见和归心之去,传达的是怎样的感情? 提示:从背景、所写之景思考。 参考答案:传递出的是无奈的情绪。尽管无奈,毕竟此时尚未尝迁谪之苦,所以词中流露出的主要还是感慨和怅惘。 调 笑 令 ◎知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e7en糖果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