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专科线虫总论蛔虫.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第四篇 医学蠕虫 蠕虫(helminth) 是一类可借肌肉的收缩而蠕 动的多细胞无脊椎动物。 医学蠕虫是指能寄生人体的蠕虫。 蠕虫病是指蠕虫引起的疾病。 医学蠕虫学:环节动物门-----水蛭 扁形动物门-----吸虫纲 线形动物门-----线虫纲 棘头动物门-----绦虫纲 成虫:线形或圆柱形,两侧对称,体不分节。 体壁特点:角皮层,皮下层,纵肌层 消化道:完整 生殖系统:异体,♀♂,♀尾端较直,♂尾 端或向腹面卷曲或膨大成交 合伞,♀ 多为双管型,♂多为单管型。 第一节 概述 一、形态 第二十五章 线虫 二、生活史 虫卵 幼虫 成虫 经四次蜕皮 土源性线虫:发育过程中不需中间宿主 生物源性线虫:发育过程中需中间宿主 基本类型: 虫卵 大小、形态 、颜色、卵壳、内容物和特殊结构 卵黄膜 壳质层 蛔甙层 三、生理 ⑴ 不大活动; ⑵ 不食; ⑶ 贮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⑷ 抵抗力强; ⑸ 生存时间长。 感染性虫卵及感染性幼虫的基本生理特点: 幼虫蜕皮: 蜕皮 蜕皮 感染期幼虫 成虫 四、致病 1、幼虫:移行和寄生造成的损害 2、成虫:掠夺营养、机械性损害、化学 刺激及免疫病理损害 一、形态 二、生活史 三、致病 四、诊断 五、流行与防治 1.成虫: 雌性生殖系统为双管型,雄性生殖系统 为单管型。交合刺一对。 肠道线虫最大的一种,长尺余。 圆柱形,体表具细横纹及侧索 口孔周围有三个呈品字形的唇瓣 受精卵大小:45-75?35-50 μm 未受精卵大小:88-94?39-44 μm 2.虫卵: 成虫 经口 (人小肠) 3周 2-2.5月 小肠 气管 肺 ( Life cycle ) “游移” ( 生活史小结 ) 成虫 幼虫 感染期虫卵 受精卵 肝和/或胸导管 右心 咽 其致病包括二个方面: (一)幼虫 幼虫在体内有一“游移”过程,当移经肺部时可致蛔蚴性肺炎。临床上表现为咳嗽、胸痛等。 (二)成虫 掠夺营养及影响吸收(“消食虫”) 间歇性腹痛、神经精神症状、蛔虫斑 并发症:(“钻孔习性”)胆道蛔虫症、 肠穿孔、肠梗阻等 超敏反应:荨麻疹 感染蛔虫能否提高机体免疫力? 蛔虫变应原 出现荨麻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 视神经炎、结膜炎、蛔虫中毒性脑病等症状 由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引起 网上流传、高价出售的减肥秘方是什么? 某卖家称:“体内有80到100条蛔虫既安全又可以有效减肥”。 大S:“想毒死我很容易,只要告诉我喝了这个会美,我会毫不犹豫的喝下去!” 代表人物:叶玉卿、超女 自粪便中查出虫卵即可确诊。常用方法有: 1.直接涂片法:3张涂片80%--95%。 2.沉淀集卵法:检出率高。 3.饱和盐水浮聚法:检出率高。 4.改良加滕氏法:能定量。 世界性流行,北美低,非洲亚洲高。 昆明市蛔虫病流行因素调查 (调查92 911人,虫卵阳性率 63.57%) 不同处所土壤 7件 7件(+) 不同种类蔬菜 12种 12种(+) 腌菜和冷食 8种 8种(+) 切菜板 15件 2件(+) 洗碗水 16份 2份(+) 饮食人员(指甲) 110人 12人(+) 蝇类带虫卵率 100%(+) 为什么蛔虫病广泛流行? 1.生活史简单 直接型 无需中间宿主 2.感染方式简单 经口 3.产卵量大 24万/天/雌 4.虫卵对外界理、化等不良因素抵抗力强 5.广泛用未经处理的人粪做肥料和随地大 便使蛔虫卵污染土壤 6 人群卫生习惯差 流行环节: 传染源:病人及带虫者 传播途径:经口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综合性措施 防治原则 查治传染源:阿苯哒唑、甲苯咪唑等 处理粪便,管好水源 加强卫生宣教 蛔虫成虫 雄虫 蛔虫雌雄成虫 雌虫 宿主:人是唯一宿主 生活史小结: 生活史中有游移现象 寄生部位:小肠 感染途径:经口 感染时期:感染期虫卵 蛔虫成虫 蛔虫唇瓣 消化道 卵巢 子宫 角皮层 皮下层 侧索 背索 腹索 肌层 原体腔 蛔虫横截面示体壁结构 口 咽管 中肠 直肠 肛门 线虫消化系统模式图 咽管-肠管阀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