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色度学及应用 前言 前言 前言 前言 颜色科学家简史 Isaac Newton(1643-1727) 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 牛顿2岁时,留在外祖母身边抚养。从5岁开始,牛顿被送到公立学校读书。少年时的牛顿资质平常,成绩一般。平时沉默寡言,性格倔强。 12岁时进了离家不远的格兰瑟姆中学。在中学时代对自然现象有好奇心。平时爱好读书,喜欢几何学、哥白尼的日心说。由于牛顿寄宿在一位药剂师家里,受到了化学试验的熏陶。 1661年,牛顿以减费生的身份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靠为学院做杂务的收入支付学费,1664年成为奖学金获得者,1665年获学士学位。 1667年回剑桥后当选为圣三一学院院委,次年获硕士学位。 1669年10月27日,26岁的牛顿晋升为数学教授。 颜色科学家简史 Isaac Newton(1643-1727) 牛顿的原话是:“笛卡尔所做的是搭了一架好梯子,你在很多方面都把梯子升高了许多,特别是把薄膜的颜色引入哲学思考。如果我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牛顿不把罗伯特.胡克和笛卡尔看作巨人,牛顿也没有攀登他们所搭的梯子,他是站在比梯子更高的巨人肩膀上。而且,这句话更是对胡克的人身攻击——胡克身材矮小。由于牛顿与胡克的这种过节,所以牛顿的《光学》著作要等 到1703年胡克去世以后才于1704年出版。 颜色科学家简史 Isaac Newton(1643-1727) 弗拉姆斯蒂德(John Flamsteed,1646-1719)是英国首任皇家天文学家,是格林尼治(Greenwich)天文台的创始人,是现代精密天文观测的开拓者。“我和主席(牛顿)的另一个争执是,他形成了一个阴谋,想攫取我的仪器,而送我一个委员会,其中仅有他自己和两位物理学家。主席热度很高并且过分下作。我预先告诉他,别动我的东西,并说明在观象台的所有的仪器都是我自己的,壁上的拱弧和珍贵的四分仪都是我自己出资做的,其余的是我 花自己的钱买的,而摩尔(Sir Jonas Moore)先生送我的六分仪和两只时钟,还有图奈里(Towneley)先生送我的测微尺,是我来皇家天文台之前若干年的事情。” 颜色科学家简史 Isaac Newton(1643-1727) 关于牛顿与莱布尼兹(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关于微积分首创权的争议,已经有许多著作叙述过,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霍金在《时间简史》中叙述得比较简明,他说:“ 他(牛顿)和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之间发生了更严重的争吵。莱布尼兹和牛顿各自独立地发展了叫做微积分的数学分支,它是大部分近代物理的基础。虽然现在我们知道,牛顿发现微积分要比莱布尼兹早若干年,可是他很晚才出版他的著作。随着关于谁是第一个发现者的严重争吵的发生,科学家们激烈地为双方作辩护。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为牛顿辩护的文章均出自牛顿本人之手,只不过仅仅用朋友的名义出版而已!当争论日趋激烈时,莱布尼兹犯了向皇家学会起诉来解决这一争端的错误。牛顿作为其主席,指定了一个清一色的由牛顿的朋友组成的“公正的”委员会来审查此案。更有甚者后来牛顿自己写了一个委员会报告,并让皇家学会将其出版,正式地谴责莱布尼兹剽窃。牛顿还不满意,他又在皇家学会自己的杂志上写了一篇匿名的、关于该报告的回顾。” 颜色科学家简史 Isaac Newton(1642-1727) 1666年开始研究颜色,把红色和紫色首尾相接形成色圆/色轮(color circle /wheel)。也称牛顿色圆(Newton color circle),见图1-1 度量颜色的一种方法,圆周表示色调,圆的半径表示饱和度 为揭示红(R)、绿(G)和蓝(B)相加混色奠定了基础,其互补色是C,M,Y 牛顿还揭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白光包含所有可见光谱的波长,并用棱镜演示了这个事实。 颜色科学家简史 Thomas Young(1773–1829) 英国物理学家。 9岁时能自制一些物理仪器。14岁时已掌握牛顿的微分法和拉丁、希腊、法、意、希伯莱、波斯、阿拉伯等多种语言。 后进伦敦圣巴塞罗医学院学医。21岁时以其第一篇医学论文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801~1804年任英国皇家学会教授。 颜色科学家简史 Thomas Young(1773–1829) 1801年,进行著名的光的干涉实验,用强光照射小孔,以它作为点光源,送出球面波。在离开小孔一定距离处,放置另外两个小孔,它们把前一小孔送来的球面波分离成两个很小的部分作为相干光源。于是在这两个小孔发出的光波相遇的区域产生了干涉现象。 1803年,引入“干涉”这个术语,并试图说明光线所引起的衍射,把干涉与衍射联系起来。 1803年,提出人们对于颜色的辨别是由于视网膜上有几种不同的结构,分别感受红、绿、紫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