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组织设计 (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项目概述 东环线A段是快速干道东环线的起始段,北接红旗立交,南至株醴路,起点设计桩号为K0+700,终点为K3+300,全长2600米。第五标段招标范围为K0+700至K2+240以西(含中央分隔带)范围内的绿化工程,主道设计车速为80km/h,辅道设计车速为40km/h。该段利用红旗南路进行拓宽及断面改造,道路中线与红旗南路中线重合,线型为南北走向。沿线经过中南无线电厂东侧、市无线电厂西侧、上跨文化路新线,下穿老文化路;经石油储备研究所东侧、省财会学校西侧、省城建学校西侧、跨果园路、浙赣线及龙泉路,经建宁开发区、省中医学校,跨株醴路、下至草塘冲。 东环线路幅宽以60米为主,范围为K0+700-K3+300,路面分幅为2×3m(人行道宽)+2×10m(辅道宽)+2×4m(绿化带宽)+2×12m(主道宽)+2m(中间分隔带)。 东环线A段沿线纵断面变化较大、路面起伏较多,道路主线与城市干道平交均以辅道相连;四处立交口,或下穿、或上跨,两侧边坡与道路主线关系高低交叉变化。从南往北分别在与新文化路、红南桥、株醴路交叉口形成大小、形式不等的二层环形立交,道路两侧有随地形起伏的b5匦边坡,均使道路绿量得以增加,同时也丰富了景观界面。 东环线A段两侧为浅切岗丘坡地,土质状况良好,局部地段有风化岩。填方边坡小于10米的边坡坡率为1:1.5;大于10米则分两级台阶,其中,大于8米的部分为1:1.75。弃土堆边坡采用坡率1:1.5,下侧为浆砌片石挡土墙。全风化岩的坡面,为浆砌片石拱型截水骨架。 多变的空间环境、起伏的地形、较好的周边自然环境为道路景观的营造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同时也对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设计依据 《株洲市城市快速环道沿线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 《株洲市快速环道东环路新建工程施工图设计》;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GJJ75-97;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JJ/T82-99;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规范》。 三、设计标准 东环线按照生态型道路绿化标准进行设计,严格遵守以下指标体系: 绿地率≥35%,绿地本身绿地率≥60%; 硬质景观中使用绿色环保材料; 干道两侧种植以大乔木为主的行道树; 绿地地形有利于植物生长和排水; 立体或复层种植群落占绿地面积≥20%。 四、设计内容 4.1园林绿化工程 各个景观节点设计遵循保护自然丛林,突出当地植物景观特色;混植常绿与落叶树种,创造季节变化的景观趣味;合理组织乔、灌、地被、草花和草皮等,创造空间层次;功能要求与视觉景观高度统一的原则,特色各自区别又统一协调。中央隔离带内以24.0m、16.0m两个标准段交替顺接,底层地被分别为金叶女贞、双面红红继木,按4.0m的株距逢中成行种植红继木球、海桐球。 两侧主辅道间绿化隔离带内按36.0m两种不同植物种植方式交替布置,交接处整形瓜子黄杨篱跳色;两个36.0m段以双面红红继木、金叶女贞为地被,分别按3.0m的株距逢中成行种植木荷、修剪成半球形的含笑球;按4.0m的株距逢中成行种植木荷、修剪成方柱状的细叶女贞。 行道树选用有叶色变化、可观树型、观花、观叶的栾树,株距为7.5m,种植坑为17.0m×1.0m、2.0m×1.0m两种,种植池内分别种地被火棘和夏鹃。 工程范围内道路以60.0m路幅为主,共五条绿化带,其中:中央绿化隔离带2.0m,主辅道间绿化隔离带2×4.0m,人行道上绿化带2×1.0m。 中央隔离带内以24.0m、16.0m两个标准段交替顺接,底层地被分别为金叶女贞、双面红红继木,按4.0m的株距逢中成行种植红继木球、海桐球。 两侧主辅道间绿化隔离带内按36.0m两种不同植物种植方式交替布置,交接处整形瓜子黄杨篱跳色;两个36.0m段以双面红红继木、金叶女贞为地被,分别按3.0m的株距逢中成行种植木荷、修剪成半球形的含笑球;按4.0m的株距逢中成行种植木荷、修剪成方柱状的细叶女贞。 行道树选用有叶色变化、可观树型、观花、观叶的栾树,株距为7.5m,种植坑为17.0m×1.0m、2.0m×1.0m两种,种植池内分别种地被火棘和夏鹃。 工程范围内所有行道树及绿地的定位均以绿化设计平面图为准,以道路桩号为依据,交叉口拐弯半径范围内不种植物。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找坡,以保证植物根部不存在积水现象。 在施工过程中,若现状出现与图中不合或行道树与路灯有矛盾,施工单位须与设计方协商后合理解决。 在植物苗木采购过程中,若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植物规格,可在协商后合理增加苗木数量,达到黄土不见天的绿化效果。 为追求施工完成后,尽快出效果,植物种植密度非常大,尤其是灌木和地被植物,待植被成长成型后,可采取适当疏苗的方式加以改善,确保生长周期内植物长势优良。 土质不好的地方要进行换土处理,若

文档评论(0)

lizhencai09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0124015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