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春季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座位号 得 分 一、语文知识及其运用(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面各个词语字形和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迸溅(bèng) 幽寂 凝望(níng) 忍俊不禁
B. 忏悔(qiān) 茏罩 矜持(jīn) 仙露琼浆
C. 猥锁(wéi) 执着 颤抖(chàn) 祸不单行
D. 幼稚(zhì) 瞬息 挑逗(tiāo) 血气方钢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他决定将来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A.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B.谈论文化及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安自菲薄,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C.有无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D.周末的郊游踏青活动,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本大题共24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7题。(4分)
城南行 刘分文
八月江湖秋水高,大堤夜坼声嘈嘈。
前村农家失几户,近郭扁舟屯百艘。
蛟龙蜿蜒水禽白,渡头老翁须雇直。
城南百姓多为鱼,买鱼欲烹辄凄恻。
【注】扁舟:小船。屯:聚集。雇直:工钱。
6、诗中表现诗人对受难百姓真切同情的诗句是( )(2分)
A.第一、二句。 B.第三、四句。
C.第五、六句。 D.第七、八句。
7、下面对诗句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首句点明季节,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
B.三、四句用“前村”“近郭”两幅图案,描绘出水淹之后的惨象。
C.“扁舟屯百艘”极言船多,由此可知打鱼的人之多。
D.五、六句将笔触移向“渡头”,不仅因“渡头”就在“城南”,更因为“渡头老
翁”的形象能够概括丰富的内容。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13题。(12分)
黔之驴 柳宗元
黔①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②,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③,以为且噬④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⑤,荡倚冲冒⑥,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⑦大?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①黔(qián):地名。 ②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③遁(dùn):逃走。 ④噬(shì):咬。 ⑤狎(xiá):亲近而不庄重。 ⑥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侮戏弄的样子。 ⑦跳踉(liàng):跳跃。 ⑧?(hǎn):虎怒吼。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
A.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B.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C.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①蔽林间窥之稍近,益狎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驴不胜怒,蹄之技止此耳!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篇寓言的内容谈谈你从这篇寓言中得到的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课外阅读,完成第15—19题。(16分)
槐花
季羡林
①自从移家朗润园,每年在春夏之交的时候,我一出门向西走,总是清香飘拂,溢满鼻官。抬眼一看,在流满了绿水的荷塘岸边,在高高低低的土山上面,就能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闪着银光;花朵缀满高树枝头,开上去,开上去,一直开到高空,让我立刻想到在新疆天池上看到的白皑皑的万古雪峰。
②这种槐树在北方是非常习见的树种。我虽然也陶醉于氤氲①的香气中,但却从来没有认真注意过这种花树——惯了。
③有一年,也是在这样春夏之交的时候,我陪一位印度朋友参观北大校园。【A】走到槐花树下,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
④“真好看呀!这真是奇迹!”
⑤“什么奇迹呀?”
⑥“你们这样的花树。”
⑦“这有什么了不起呢?我们这里多得很。”
⑧“多得很就不了不起了吗?”
⑨我无言以对,看来辩论下去已经毫无意义了。可是他的话却对我起了作用:我认真注意槐花了,我仿佛第一次见到它,非常陌生,又似曾相识。【B】
⑩在沉思之余,我忽然想到,自己在印度也曾有过类似的情景。我在海德拉巴看到耸人云天的木棉树时,也曾大为惊诧。碗口大的红花挂满枝头,殷红如朝阳,灿烂似晚霞,我不禁大为慨叹:
?“真好看呀!简直神奇极了!”
?“什么神奇?”
?“这木棉花。”
?“这有什么神奇呢?我们这里到处都有。”
?【C】陪伴我们的印度朋友满脸迷惑不解的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