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中山女子高级中学91第二次期中考.doc

台北中山女子高级中学91第二次期中考.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北中山女子高级中学91第二次期中考

台北市中山女子高級中學91學年度第二次期中考高三國文科試卷 壹、單選題:(每題2分,共50分;不倒扣) 1.下列那一個選項中的讀音都相同? (A)杳杳/淼淼/眇眇 (B)「蠕」動/妻「孥」/囁「嚅」(C)「皚」皚/雲「靄」/愚「騃」 (D)粗「獷」/「壙」穴/「鄺」先生。 2.下列那一個選項引號中的字意義相近? (A)諫逐客「書」/樂毅報燕王「書」 (B)出入無時,莫知其「鄉」/「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而受之 (C)「舉」地千里/孫叔敖「舉」於海 (D)孟嘗君就「國」於薛/牛山郊於大「國」之外。 3.「亦云性分所至而已,故蒙恥之賓,屢黜不去其國;蹈海之節,千乘莫移其情。適使矯易去就,則不能 ?相為矣。」下列解說何者「不正確」? ?(A)魯仲連有剛直耿介之氣,義不帝秦,寧蹈海而亡 (B) 柳下惠具隱忍隨和之德,三黜仍不離魯國 (C)環境變遷,易地而處,將使人改變作風?(D)人格性向 乃隱士選擇獨善其身的主因。 4.古文中常藉「動作」更生動而具體地表達文意,如用「裂冠毀冕」表示「棄官離職」,請問下列各動作與其所代表的意義說明正確的是: ?(A)光武「側席」:禮遇 ?(B)「相望巖中」:暗中窺伺 (C)「窺戶者無停屨」(虯髯客傳):有許多人前來探聽消息 (D) 馮諼燒其券契,「民稱萬歲」:讚賞擁護馮諼。 5.下列關於馮諼客孟嘗君的解說,何者正確: (A)馮諼彈劍而歌的目的是為了「展示才華」 (B)馮諼「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是為了顯示孟嘗君有知人之明 (C)「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意謂齊王極重視倫理 (D)「彈鋏三歎」、「梁使三反」、「狡兔三窟」的「三」字都是實指。 6.馮諼客孟嘗君中,使孟嘗君相信馮諼果然有才能,且託以重任的事件是: (A)馮諼署名願為孟嘗君收債 (B)馮諼燒其券契,民稱萬歲 (C)孟嘗君返回薛地,百姓扶老攜幼迎之 (D)馮諼為孟嘗君鑿三窟。 7.諫逐客書中最能警醒並打動秦王了悟逐客之失的句子是: (A)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民人也 (B)客何負於秦哉 (C)逐客乃所謂借寇兵而齎盜糧者也 (D)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 8.下列有關諫逐客書的解說,何者「錯誤」? (A)本文鋪陳排比氣勢奔放,或以為是漢賦之先驅,駢文的初祖 (B)全篇盡剖逐客之利害,無一字述及個人的委屈 (C)文中提出「王者不卻眾庶」的用人原則 (D)為奏議類之下行公文。 9.孟子以「力不勝一匹雛」「舉百鈞」「舉烏獲之任」說明: (A)一樣米養百樣人 (B)人的成就本有高下之別 (C)行仁不必以不勝為患,只怕不肯為而已 (D)有人為善,有人為不善。 10.孟子以「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說明: (A)人易暴其氣 (B)耳目之官不思,則蔽於物 (C)人之所惡有甚於死者 (D)人常失其本心。 11. 孟子引孔子之言:「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意在說明: (A)君子處窮而不改節操 (B)人心之微妙難解 (C)專心則能致志有成 (D)唯時時存養,始能保有善性。 12.大抵遊說的方法,不外乎掌握人事時地,然後動之以情、喻之以理、誘之以利、威之以勢等。下列所引的章句,各屬那一種遊說方法?請選出最適當的對應:  (甲)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 諫逐客書 (乙)若捨鄭以為(秦國)東道主,行李(使臣)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燭之武退秦師 (丙)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見故國之旗鼓,感生平於疇日;撫弦登陴,豈不愴悢。 與陳伯之書 (丁)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 陳情表 (戊)中軍臨川殿下,明德茂親,總茲戎重,弔民洛汭,伐罪秦中。若遂不改,方思僕言。與陳伯之書 (D) (C) (B) (A) 誘之以利 說之以理 說之以理 誘之以利 (甲) 說之以理 威之以勢 誘之以利 誘之以利 (乙) 動之以情 動之以情 動之以情 動之以情 (丙) 動之以情 說之以理 說之以理 說之以理 (丁) 說之以理 威之以勢 威之以勢 威之以勢 (戊) 13.如果要考訂戰國策載的名物史料,下列所記哪一處考古文物可能無法派上用場:(A)山東臨沂銀雀山漢簡 (B)湖南馬王堆漢墓帛書 (C)陜西秦始皇陵兵馬俑 (D)河南殷虛婦好墓銅器。 14.戰國時顏斶曾正氣凜然地對齊宣王說:「生王之頭,曾不若死士之壟也。」宣王歎曰:「食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