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节 双壳绦虫病(乙) 病原: 绦虫纲Cestodaria 圆叶目Cyclophyllidea 双壳科Dilepididae 复孔属Dipylidium 犬复孔绦虫D.caninum 双壳科绦虫属中、小型虫体,为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寄生虫。 犬复孔绦虫,寄生于犬、猫、狼、獾、狐的小肠中,是犬和猫常见的寄生虫,人体偶尔感染,特别是儿童,引起人的食欲不振、腹部不适、腹泻等,常被临床忽略和误诊。 中间宿主:跳蚤和虱子; 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各地均有报道。 (一)病原形态 虫体长可达50cm,宽3mm,约有200个节片; 犬复孔绦虫 犬复孔绦虫(猫) 头节上有4个吸盘,有顶突和小钩; 成熟节片:含2套生殖系统,睾丸100~200个,位于排泄管内侧,卵巢和卵黄腺位于节片2侧,形似葡萄。生殖孔开口于节片的两侧。 成节和孕节的长大于宽,形似瓜子,故又称“瓜籽绦虫”。 孕节子宫内含多个卵袋,每个卵袋内含多个虫卵。 虫卵圆形,内含六钩蚴,直径为35~50μm。 中间宿主为犬、猫蚤和犬毛虱。 蚤为刺吸式口器,不能食入虫卵,只有其幼虫具有咀嚼式口器,因而幼虫才能食入绦虫卵,到成蚤时即在其体内发育为似囊尾蚴, 终末宿主因舐毛吞入含似囊尾蚴的蚤、虱而受感染,在动物小肠内经3周发育为犬复孔绦虫, 孕节主动爬出犬肛门或随粪便排至体外,破裂后虫卵逸出。 人的感染主要是儿童,系因喜玩犬、猫,偶尔误食被感染的昆虫所致。 宿主范围:广泛,在犬、猫中感染率甚高,狼、狐等野生动物也可感染,人体主要是儿童受感染。 分布:广泛,世界各地均有感染。究其分布广的原因,可能与临床上对本病不够重视外,小孩与犬猫等观赏动物亲呢有关。 据我国各地的调查黑龙江犬的感染率为25.6%,吉林33.8%,四川52.3%,山西16%,武汉市的猫的感染率58.77%。 (四)临床症状 轻度感染时无明显症状; 重度感染时出现可引起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肛门瘙痒。个别的可能发生肠阻塞。 (五)诊断 犬粪中找到孕节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特征性的节片和卵囊,即可确诊。 (六)防治 防治主要是对犬进行定期驱虫。 1、氯硝柳胺 剂量为100 mg/kg体重,口服。 2、吡喹酮 剂量为5mg/kg体重,口服。 驱虫后的粪便应做无害化处理,防止虫卵污染周围环境;用杀虫剂灭蚤和虱。 双叶槽绦虫病(P111) 假叶目,双叶槽科的绦虫引起的疾病。 一、孟氏迭宫绦虫病(乙) 二、宽节双叶槽绦虫病(丙) 一、孟氏迭宫绦虫病(P111-379) 孟氏迭宫绦虫亦名孟氏裂头绦虫,属双叶槽科,寄生于犬、猫和一些食肉动物包括虎、狼、豹、狐狸、貉、狮、皖熊、鬣狗的小肠中,人偶能感染。 孟氏迭宫绦虫的裂头蚴又名孟氏裂头蚴寄生于蛙、蛇、鸟类和一些哺乳动物包括人的肌肉、皮下组织、胸腹腔等处。 分布:广泛,国内许多地区都有报道,南方较多。 (一)病原形态 成虫:大小40~60cm,最长可达100cm; 头节指状,背腹面各有一纵行的吸槽。体节的宽度大于长度。 子宫有3~5次或更多的盘旋,子宫孔开口于阴门下方。 孟氏迭宫绦虫(狗小肠) 裂头蚴: 乳白色,大小不等,从0.3~105cm,扁平,不分节,前端具有横纹。 (二)生活史 需要两个中间宿主: 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 第二中间宿主——蛙类、蛇类、鸟类; 孕节内的虫卵从子宫孔产出,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合适的温度下,经3~5周发育为钩球蚴; 钩球蚴被第一中间宿主吞食,在其体内发育为原尾蚴; 第二中间宿主蝌蚪吞食了含有原尾蚴的剑水蚤,发育为裂头蚴;当蝌蚪发育为成蛙时,裂头蚴转移至其肌肉中,以大、小腿肌肉处最多。 当犬、猫等终末宿主吞食了含有裂头蚴的青蛙或蝌蚪时,裂头蚴到其肠道内发育为成虫。 世界性分布,欧洲、美洲、非洲及澳洲均有报道。但多见于东南亚诸国,我国的许多省、市均有记载,尤其多见于南方各省。 流行于有生食或半生食鱼肉的地区,同时当地的淡水鱼又严重感染本虫的实尾蚴。 鱼肉中的实尾蚴可以在20℃条件下保存60小时,冷冻可以保活更长时间,这样的鱼通过临时冷冻再运输到一定距离的地区而散播本虫,导致流行。 (四)致病作用和症状 裂头蚴对人和动物的危害较严重,其严重性取决于寄生部位。 人可见眼、皮下和内脏裂头蚴病;可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相应症状。 动物可出现不定期的腹泻、便秘、流涎等症状。 成虫寄生时症状不明显。 (五)诊断 成虫:粪检时检出虫卵即可确诊。 裂头蚴:病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师访谈记录.pdf VIP
- Unit 4 School Life 第3-4课时Reading and Rriting 课件 中职高一学年英语高教版基础模块1.ppt
- 最新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doc VIP
- 医学临床三基(输血学)-输血免疫学基础(精选试题).pptx VIP
- 我们的大脑的教学课件.ppt VIP
- 洞察世间智慧:哲学伴随我成长课件.ppt VIP
- 超星网课《汽车之旅》超星尔雅答案2023章节测验答案.doc VIP
- 老年人继承法培训课件.pptx VIP
- 科学湘科版二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第7课全球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早期殖民扩张【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