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完整版教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拿来主义 特点 不送不拿 只送不拿 送去之外 还得拿来 实质 惧外、排外 媚外、卖国 爱国 和平交往 利弊 丧权辱国 割地赔款 导致送去主义 文化堕落 主权丧尽 贻害子孙 人自成为新人 文艺自成为新文艺 对照表一   “大宅子”实指什么? 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文 化 遗 产 比喻论证:继承“大宅子”即继承“文化遗产” 逃避害怕 全盘否定 全盘肯定 不敢进门 放火烧光 接受一切 大 宅 子 “怕被染污徘徊不敢走进门” 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 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一种错误态度 指哪类人? 孱头 懦弱无能,不敢面对 韩 流 指韩国音乐、电视剧大举登陆中国后人们的一种形象说法,它谐音于“寒流”,暗指我国的音乐和电视剧处于被动地位。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韩流”这两个汉字频频出现在韩国的媒体上。一些报刊甚至刊登连载文章,介绍“韩流”在中国及其他亚洲地区的流行情况,并且认为“韩国经济的出路就在韩流之中”。“韩流”现象已经引起韩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韩国政府最近表示,要借“韩流”现象更多更广泛地进军中国文化商品市场,使“韩流”成为促进出口的桥梁。 鲁迅名言 勇者愤怒,抽刀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刀向更弱者。 ——鲁迅 张馨予评论:“这句话同时送给校园暴力、欺负弱小、虐待老人、虐待孩子、和虐待动物的人。”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毛泽东评价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称他为“民族之魂” 拿来主义 ——鲁迅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主要作品有: 小说集:《呐喊》、《彷徨》 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 《且介亭杂文》 、《南腔北调集》、《坟》、《热风》等十五部 拿来主义 鲁迅创作方面最杰出的是杂文创作.他的杂文“象投枪,象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 《且介亭杂文》缘起 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懑。“且介亭”暗示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杂文:是报刊上常见的一种文体,是以形象说理为主的,短小,活泼,犀利的文学体裁,是“战斗性的文艺作品”;以鲁迅为代表的那种精辟、犀利,带有浓烈的文艺色彩的议论文章。 3、幽默、讽刺与文采的巧妙运用。 2、论辩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 4、短小精悍。 特点: 1、战斗性与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鲁迅的杂文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本文语言的特点是犀利和幽默。 犀利:能够三言两语,甚至只用一句话一个词语就深刻揭示了事物或现象的本质。 幽默:是敏锐、机智和含蓄、委婉的结合物,在论辩的文章中还显示了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风度。 背 景 介 绍 本文写于一九三四年六月四日。“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反动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使清醒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产生“盲目排外思想”。 背 景 介 绍 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感到,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论“旧形式的采用”》,阐明正确对待古代文化遗产的态度;一篇是《拿来主义》,着重阐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