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联文化调查研究报告
春联文化调查研究报告 今年寒假期间,给孩子们布置了三篇作文,一篇春节习俗,观察并参与家庭过春节的一些习俗,如购年货、蒸花糕、贴对联、包饺子、除夕守岁、拜大年、串亲戚、收发压岁钱、放鞭炮、看春晚等,然后加以整理,写一篇作文;一篇春联调查报告,收集各行各业、各家各户的春联,再查阅资料,访问老人,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春联,写一篇调查小报告;第三篇自由选题。这样布置假期作文,是考虑放假了,孩子们走出了校门,走出了书本,走向了生活的大课堂,如何在“生活”这个大课堂的中学习,如何在实践中收获知识,是现代青少年必须掌握的学习方式。 从班级博客里,看了几个孩子写的春联调查报告,感觉个别孩子没有真正走进生活,所以调查报告写得不够完整。下面结合两个同学的调查报告,说说这篇习作的写法。先来看看“龙猫之友”的这篇春联调查报告。春联调查报告 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各种各样的春联。我很想知道春联的奥秘在何处,再加上这次寒假老师又布置了一篇这样的作文,所以我要一探究竟! 1.上网查资料。 2.询问家里的老人。信息渠道涉及的方面具体内容上网查资料春联是什么?春联,是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它有上下两联,还有横批。询问家中老人春联是怎么来的呢?春联,起源于桃符。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 春联是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学形式,所以,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现在我总算知道春联的奥秘了,而且还知道了一个历史故事,真好啊! 这篇调查报告有两个方面可圈可点:1.符合一般调查报告的格式。调查报告一般包括问题的提出(即文中的“调查原因”)、调查方法、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结论四个部分。龙猫之友的这篇调查报告这四个方面写得条理清晰,清楚明白。2.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运用表格脉络清晰,使人一目了然。 但是仔细分析,这篇调查报告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内容单一,不够完整。 首先,小作者只运用了两种调查方法:上网查资料、询问身边的老人。其实布置这篇作文,更希望孩子们能走出家门,到大街上、到各家各户门前去收集一些各具特色的春联,加以分析,了解人们贴春联是寄托一种美好的心愿。所以,调查方法还应该采用实地收集春联。 其次,有关春联的来源和发展经历,收集的资料还很欠缺。春联属于楹联(即对联)的一种。楹联分为春联、寿联、挽联,门联、厅联、庙联,名胜联、商业联、游戏联等多种形式,而春联只是楹联其中的一种。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学形式。它最初起源于桃符。桃符是我国古代挂在门框上的,画着或刻有避邪图形或字迹的两块桃木板。桃符早在秦汉以前就出现了,当年我国民间每逢过年,就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画着或刻着降鬼大仙“神荼”、“郁垒”桃符的习俗。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最后,因为小作者调查收集到的资料不丰富,所以得到的结论也很单一。 我们再看看叩天吴昊同学的这篇调查报告: 叩天吴昊 一、调查目的:调查春节对联的起源 二、调查时间:XX年1月30日 三、调查地点:所住小区、宾馆、医院、邮政局、理发店 四、调查对象:邻居、各有关单位 五、调查方法:①、通过上网查阅春联的起源。 ②、通过查阅书籍了解春联的类型。 ③、通过访问了解春联的历史和起源。 1.除夕日家家户户贴春联,我拜访了小区正在贴春联的几位老人。①春联自啥时贴起的?②为啥要贴春联?王大爷说:贴春联大概从明清就兴起了,贴春联图个喜庆、热闹。霍大爷是个老先生,回答比较确切些:宋朝就开始贴了,贴对联除喜庆、热闹外,还有驱邪保平安之说。宋伯伯也开腔了,我没文化,就知道贴对联图个吉利喜庆啥的,我个人觉得霍大爷说得对。赵奶奶凑过来说道:清朝以前就有,庙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