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职业卫生与防护PPT大纲
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及预防
一、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人数多,患病人数多;
二、职业病危害分布行业广,中小企业危害重;
三、职业病危害流动性大、危害转移严重;
四、职业病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特点,其危害往往被忽视。
1. 职业危害概述
2. 职业危害的表现
3. 职业危害程度分级
4. 职业危害的预防
5. 事故案例分析与讨论
1.职业危害概述
1.1 职业危害的定义
在工矿企业生产过程中和其他职业活动场所环境中存在的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导致中毒、伤亡、健康损害或精神紧张等因素。
1.2 职业危害的分类
四大类:化学性危害因素;物理性危害因素;
生物性危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
1.2.1化学性危害因素
(1)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三条将危险化学品分为七类:
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2)放射性物质和粉尘
1.2.2 物理性危害因素
噪声、振动、高温、低温、X射线等电离辐射。
1.2.2.1 噪声
什么是噪声?
噪声是指人们不需要的、不愿意听到的声音
噪声的职业危害:听力损失,噪声性耳聋,健康损害。
声音强弱用声强和声压级表示,单位为分贝 dB,在室内一般讲话的声音为30-50dB
1.2.2.2 振动
什么是振动?
振动指物体沿直线或弧线相对于基准位置做往复运动。
描述振动的参数:振幅、加速度、频率.
1.2.2.3 高温
什么是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指在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存在生产性热源,其工作地点平均 WBGT 指数等于或大于25℃的作业。
什么是 WBGT 指数?
湿球黑球温度,是表示人体接触生产环境的热强度的一个经验指数。
计算方式:
室内作业: WBGT=0.7*湿球温度+0.3*黑球温度
室外作业: WBGT=0.7*湿球温度+0.2*黑球温度
+0.1*干球温度
高温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职业性中暑
1.2.2.4 低温
什么是低温作业?
低温作业是指在生产劳动中,其工作地点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 ℃的作业。
低温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冻伤。
1.2.2.5 电离辐射
原子的电离:
致电离粒子:直接致电离粒子,如α射线、β射线等;
间接致电离粒子,如γ射线、X射线。
电离辐射是指由直接或间接致电离粒子组成的辐射。
电离辐射的主要危害:人体发生不同形式的放射病。
1.2.3 生物性危害因素
较典型的,已列入我国职业病名单的致病因素: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布氏杆菌等。
1.2.4 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
负荷超限,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
1.3 化工石化行业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的分布
化学性职业危害以毒害物质为主,物理职业性危害以噪声、振动、高温、放射性危害为主。
2. 职业危害的表现
职业病:因接触有毒物质、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卫生部和劳动保障部《职业病名录》中,我国法定的职
业病分为十类115种
2.1 职业病的分类
尘肺(15)、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职业中毒(56),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职业性皮肤病(8),职业性眼病(3),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职业性肿瘤(8),其他职业病(5)。
2.2 职业中毒的表现
2.2.1 刺激性气体
2.2.1.1 刺激性气体的种类(14类)
酸,成酸氧化物,成酸氢化物,卤族元素,无机氯化物,卤烃,酯类,醛类,醚类,氟代烃类,成碱氢化物,强氧化剂,金属化合物等。
2.2.1.2 刺激性气体的毒作用
神经系统:头晕、头痛、恶心、乏力,严重时烦躁、昏迷、惊厥、甚至呼吸麻痹、心跳骤停;
循环系统:心肺受损;
血液系统: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大于80%;
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肝脏损害;
发热:
纵膈气肿、颈部皮下组织气肿;
肺水肿:刺激性气体的严重症状是肺气肿。
2.2.1.3 刺激性气体中毒的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
眼和上呼吸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