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部沃土上建功立业.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西部沃土上建功立业

在西部沃土上建功立业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启动实施以来,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下,全国上万名大学生志愿者情倾西部、服务基层,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用青春与智慧谱写出了一曲曲动人的奉献之歌。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就不知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就不知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就不知其中的纯粹。这是来自三峡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刘勇,在深入西部农村、践行服务诺言后的体会与感慨。       投身西部 是我无悔的选择       刘勇毕业于三峡大学,获得中文、法律双学士学位。2003年8月,大学毕业不久, 怀着对西部的憧憬和热爱,他毅然参加了由中组部、人事部、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共同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背着沉重的行囊,他来到了位于重庆东南部的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郎溪乡,准备在这里践行诺言,撒播希望的种子。   彭水县位于重庆东南部,境内群山连绵,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连同周边的黔江、酉阳、秀山等区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自古民间就流传着“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的民谣,形象地说明了这个地方的艰苦与穷困。而刘勇所在的郎溪乡则是彭水最贫困的乡之一,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区,人口不足万人,人均年收入仅千把块钱,大部分青壮年劳力都外出打工,乡里剩下的是“386199部队”(妇女、儿童和老人)。   初见刘勇,他皮肤黑黑的,脸部略显消瘦,一双浓眉大眼炯炯有神,透着果敢和坚毅,谈笑间带着几分亲和与自信。刘勇告诉记者,一同和他来的还有7名志愿者,他们分别来自河北、广西、湖北、四川、重庆等地,平均年龄23岁。    郎溪乡所在的一个场镇,其实是一条不足二百米的小街,没有商场,没有饭店,更没有大学生所熟悉的酒吧、咖啡馆、游乐场,从街头走到街尾,只需几分钟的时间。刘勇和其他7名志愿者就住在乡政府对面的一栋楼房里,一张床、一张桌子就是他全部的“家当”。刘勇说,房子是乡政府专门为他们租的,虽说简陋,但也属上等住所了。他说,郎溪乡政府根据志愿者所学的专业,把他们安排在不同的岗位上,有??教师、医生的,也有作农技员、律师的。他则担当了郎溪乡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乡团支部书记的职务。    刘勇介绍说,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他们都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一丝不苟,在学校的志愿者在上好课的同时,还主动给孩子补课,在卫生院的志愿者经常义务为病人看病。一段时间以后,大家发现,一些孩子因为家庭贫困面临辍学的危险,好多农民生病后看不起病,“小病拖,大病扛,扛不过了见阎王”。    刘勇回忆说,那些日子,他们感到特别痛心和忧虑。他们已渐渐意识到,虽然是志愿到西部地区服务的,但仅凭个人的专业知识和奉献精神,通过做好各自的本职工作和捐款捐物的形式,充其量只能起到对单个人的扶危济贫作用,这种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像郎溪乡这样的贫困地区最需要的是经济上的脱贫致富。不从根本上解决经济贫困问题,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各种专业知识很可能就没有用武之地。       搭建创业平台 在贫瘠的土地上收获希望       初到郎溪的刘勇和他的志愿者伙伴们做梦都想为当地老百姓做点实事。为了尽快熟悉当地情况,来到郎溪后的第二天,他们便一股脑儿扎向了田间地头,走村串户,与农民交朋友,向他们了解当地的生活习俗,种植习惯,以及农民的愿望。    经过近一个月的深入调查,他们发现,郎溪乡是个农业乡,长期以来,农民以种植玉米和红薯为主,农业种植结构单一,经济效益较差。要想脱贫致富,最重要的就是尽快调整种植结构。接着,他们又分头到邻近几个乡和县城进行市场调查,发现当地油菜籽需求旺盛。恰好,有一名志愿者来自西南农业大学,专业是学农的,懂得油菜种植技术。此后还了解到,种植黄籽油菜是重庆市鼓励发展的十个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之一。基于此,一个建立油菜生产示范基地的想法形成了。同时,这个想法得到了郎溪乡政府的认可,批准了规划,很快纳入乡政府的工作日程。    虽然志愿者们胸有成竹,但当地老百姓却固守传统,拒绝种植。志愿者们的设想一开始就被泼了一盆冷水。据刘勇介绍,在规划通过后的第二天,他们就来到码头村,向村民们讲解种植油菜的好处、前景和技术。谁知讲了半天,村民们却不理不睬,不时还传出嘘声,场面十分尴尬。直到最后才有一个村民说:“我种了几十年的地,难道还要你来教吗!”虽然觉得有些窝火,但志愿者们一琢磨就释然了:人家祖祖辈辈都这样,几个外来年轻人一席话就让人家改过来也不现实,得用事实说话!    为此,他们制定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西南农业大学引进优良品种“渝黄一号”,与几名乡干部一起制作了规范的示范苗床。第二步,请乡政府出面,组织50名在当地有一定影响的农民前往参观,学习油菜种植技术。第三步,通过示范,带动更多的农民种植优良油菜品种。刘勇回忆说,那段时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