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形神兼备中国古代人马画
形神兼备中国古代人马画
唐王朝建立后,由于马在唐朝的特殊地位,因而马也就倍受恩宠。据载,唐明皇就酷爱收藏马,至开元十三年(725年)唐已有45万匹。为此皇室还建立了御马苑,广揽天下名马以供赏玩。由于当权者的喜好,导致马画之风盛行,先后涌现出了曹霸、陈闳,韩干,韦偃、张萱等画马大师。其中,韩干可以说是唐代画马的顶级大师。
韩干,蓝田(今属陕西)人,年少时喜画,但家贫,常为酒家送酒。据说有一次他去诗人兼画家王维的家中索取酒钱,王维不在,他无聊中捡了树枝在地上随意画些人马。王维回家看见,颇“奇其意趣”,认为此人系可雕之材,就每年资助韩干二万钱随曹霸学画。曹霸在唐代以擅画马而极负盛名,对他奉诏画出的御马‘玉花骢’,诗圣杜甫曾发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的赞叹!韩干成为曹霸的得意门生,十余年后取得很高的成就。
唐玄宗年间,韩干被召入朝供奉。据传,唐玄宗曾命韩干向名家陈阔学习画马,可过了一段时间,韩干觉得自己的画技进展不大,于是经常到马厩里去,细心观察马的习性,并把各种各样马的动作规律记录在案。唐玄宗听说不悦,认为韩干不从圣命,他却对皇上说“臣自有师,陛下内厩之马,皆臣师也。”(《唐朝名画录》)原来韩干的老师是皇家的御马。
韩干重视写生,坚持以真马为师,正是其成功的秘诀。他遍绘宫中之名马,结合自己的心得将马加以夸张,形成造型独特的“韩干马”。其马的造型特点是:头秀颈宽,胸阔腹壮,四肢瘦劲如铁,更觉骏马的威武雄壮,深得世人赞许。从此,开创了富有盛唐时代气息的画马新风格。
然而,韩干这种个性化风格曾引起历代评论家的争议。唐明皇在位时,经常命在朝画马高手图写御厩中的名马,其中韩干的老师曹霸也画过。于是就有人比较曹霸和韩干的画风,认为曹霸画马注重画骨,所谓“神胜形”。而韩干虽是曹霸的学生,其画马却“画肉不画骨”,认为韩干的马“形胜神”,过于丰腴肥硕,不如其师。
其实不然,因为盛唐皇家的马饲养得膘肥体壮,韩干又多以这些御马为描绘对象,故马画得圆肥体壮,这也正是他注重从生活出发,致力于写生的结晶。??重要的是,韩干一反过去只重画骨而流于“瘦骨嶙岣”的形式,变为着重描绘骏马骠悍、威武的风采神态,这一变法恰恰体现了当时唐代社会风气崇尚肥美的审美取向,进而衬托出统治者的强大。直至宋代的主流都认为:“韩干的马所以画肉不画骨的方法,正是表现他与一般画马观念程式不同而自成一家的独特之处。”正是:若问“唐朝画马谁第一”唯有“韩干妙出曹将军”!(明僧宗衍《题韩干画马图》)
韩干作品,在北宋御府曾收藏有52幅,大都为御马形象。但现存也只有《牧马图》,《照夜白图》等为数不多的传世作品。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牧马图》是两岸故宫仅存的韩干真迹,我们从图中可以充分领略到韩氏马的风采。此图描绘了黑白二马,由牧马官骑乘白马,手执黑马缰绳,缓慢前行的情景,背景未作任何点染。此图马的解剖结构交待得清晰到位,以纤细的线条,勾出马的肥硕体态,黑马身配朱地花纹锦鞍,更显示出其神采。牧马官似乎是少数民族人,深目,虬须,钩鼻,体格健壮有力。他眼睛平视前方,神情若有所思,人物形神兼具,正是从写生中得来。《牧马图》原为宋宣和画院《名绘集珍》册中之一帧,左有宋徽宗赵估瘦金体书“韩干真迹,丁亥御笔”的题字,还有南唐御府藏印。
北京故宫:最无争议的宋代人马画――李公麟与《临韦偃牧放图》
韦偃,长安人,是唐代继曹霸,韩干之后的一代画马名家。他曾入仕做官,故杜甫称其为“韦侯”,曾“寓居于蜀”,以画马最负盛名。《唐朝名画录》在评价唐马三杰(曹霸,韩干,韦偃)时认为:“曹将军画马神胜形,韩丞画马形胜神,偃从容二人间。”此评论可谓一语中的,精辟地指出韦偃画马风格具有“形神兼备”的艺术特点。韦偃善作群马,由于长期生活于群马之间,与马曰夕相对,马的音容形态已溶于韦偃的意识之中,加之长期刻苦的努力,其马画已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无论是马的行走驱驰、踢嘶滚卧,还是蹭挤蹬踏,立窜闪咬,百态千姿,下笔立现。其名作《牧放图》则集中展示了韦偃的超常的艺术表现力。全图以勾勒为主,略加渲染。在长425厘米,高46厘米的范围内展现着1000余匹神态各异的骏马。可惜韦偃绘马图已无真迹存在,我们只能从北宋李公麟的临本中领略其风貌。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临韦偃牧放图》卷,是李公麟临唐代画马名家韦偃的《牧放图》,此画既反映了李公麟画马的高超技艺和典型风格,也是其现存作品中无可争辩的少数宋代真迹之一。该画卷首上角署款小篆二行:“臣李公麟奉敕摹韦偃牧放图。”本幅有清高宗弘历题诗,明太祖朱元璋题跋,历经宋宣和内府绍兴内府 明内府清内府收藏。溥仪逊位后,被溥杰携出宫,后归东北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前身),20世纪50年代经国家文物局批示专家送审。并拨交北京故宫博物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