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就了梅兰芳京剧事业齐如山
成就了梅兰芳京剧事业齐如山
电影《梅兰芳》中,邱如白一角因为是对帮助梅兰芳取得旷世成功的齐如山先生的形象的严重歪曲而广受指责。那么,齐如山先生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说没有齐如山,梅兰芳就很难会有那么大的成就?
齐如山其人
齐如山,1875年生,河北高阳人,出身官宦书香门第,祖父和父亲都是晚清进士。齐如山幼年受到了扎实良好的国学教育,但他却没有继续走科举之路,而是在十九岁时进入晚清培养外语人才的同文馆。五年后,他开始游学西欧,学习和考察欧洲的戏剧。
同文馆的毕业生大多居官,是清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至北洋政府外交人员的基干力量,但是齐如山没走这条路,而是转为经商。因为他的家庭当时已从居官逐步转为经营实业,其企业甚至扩展到国外――与晚清显宦李鸿藻的公子、国民党元老李石曾一起,在法国开设了豆腐公司;而在??内则经营农场、粮食企业。七十年前,坐落在西珠市口大街路北、北京最大的剧场“第一舞台”东侧著名的大和恒粮店,就是齐家的产业。由于家道殷实,文化底蕴深厚,齐如山游学归来后,一边在京师大学堂和北京女子文理学院担任教授,一边随心所欲地钻研他所喜爱的戏曲――京剧,广泛结交京剧老伶工,随时随地向他们访谈求教,搜集各种资料。
齐如山的家乡高阳,是活跃了几百年的北方昆曲以及河北梆子的故乡,他从小耳濡目染,对戏曲非常熟悉。有了这个基础,加上之后在北京广泛调查深入研究,结交了谭鑫培、田际云、王瑶卿、杨小楼、尚和玉、萧长华等清末名伶朋友。通过访谈(据说几十年达三四千人)、读书,齐如山积累了大量第一手京剧艺术资料。
但是对于当时的京剧,他并不是全盘肯定,照单皆收。他认为新兴的京剧还有很多不足,丢掉了不少戏曲传统的好东西,还大有改进提高的余地。为此,他曾在京剧艺人组织的“正乐育化会”做过讲演,很得梨园大佬谭鑫培、田际云的赞赏。他树立了雄心:希望在京剧恢复优良传统和更新发展上做一番事业。
遇到梅兰芳
他走上一条创作助梅之路
齐如山研究京剧,必然经常看戏。京剧从1845年左右在徽班中脱胎而出,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到清末谭鑫培时代,已经成熟,名角辈出。其中不到二十岁的梅兰芳出道后,人缘极好,叫座力很强。齐如山看了梅的戏,觉得梅的基础、天赋极为出众,便很想与梅兰芳面谈沟通,他认为梅兰芳还恪守着青衣老规矩,重唱工不重表演,这样下去会阻碍他的提高发展。而且梅兰芳还拘泥于当时刚被禁止的“相公堂子”遗风――过去没有女伶唱戏,都是男演旦;男旦少年时,一面学戏,一面还要陪酒侍客,充当“歌郎”,继而难免要充当男妓。梅兰芳也有此经历:1902年八岁时,按旧例入姐夫朱小芬的“云和堂”学艺,师从吴菱仙,同时还要充当“歌郎”。这段历史在京剧正史上都被回避,在电影中有提及:梅的表兄拉他去陪酒,他打了表兄一个耳光,以为反抗;表兄立即回敬了一个耳光,这是责罚梅破坏了“规矩”。齐如山与很多伶人为友,却因为对年轻的旦角梅兰芳不太了解,不愿立即公开接触,怕“相公堂子”遗风影响自己的名誉。他采取了一个特殊的办法:通信指导,不见面来考察梅。1912年齐看梅的《汾河湾》演出,薛仁贵在寒窑外叙述往事的大段唱时,柳迎春面朝里坐,毫无反应。齐认为不合情理,就给梅写了一封长信,没想到梅再演出时立即做了改正,配合唱词,加了身段,获得观众好评。齐如山见他虚心听取意见,之后梅兰芳有戏他就看,看一出戏就写一封信评点,两年中写了近百封信给梅,梅大多虚心接受,使齐如山感到“孺子可教”。后来,应梅兰芳具函邀请,齐如山才到梅家拜访。梅兰芳温文尔雅、彬彬有礼、谦虚稳重,而梅家女眷也是贤淑贞静,很有教养。这下子促使齐如山下决心与梅兰芳交往、合作,做一番事业。这样做与其说是帮助梅兰芳,还不如说是他认定梅是有心胸的可造就之才,同时齐如山想通过帮助梅兰芳来展现自己的理想:改革京剧,丰富戏曲发展,将之推向世界;而梅兰芳未来可以担当此任。
在民国元年前后,梅兰芳周围就有一批朋友,帮他评点台上得失,已形成“梅党”雏形。领袖人物是冯耿光。冯是清末日本士官学校留学生,民国前后担任军职,后来袁世凯图谋帝制失败后,冯国璋继任总统,理财能力很强的冯耿光转职银行界,先后出任中国银行及多家银行董事、总裁等职。冯与梅兰芳的伯父、谭鑫培的琴师梅雨田相熟,才得以认识梅兰芳,时为1908年,梅十四岁。冯凭他看戏多年的眼力,料定梅兰芳天赋、才华过人,将来必成大器,愿全力扶持他。抱有同样心思的还有一批清末民初的大知识分子、银行家、留学生,他们在各方面全力扶持梅兰芳,使他大步成长、成才、成名。齐如山加入梅党大约在1914年左右。由于他的年纪大,学问深,又主要负责梅兰芳新剧的创作排演,成为梅党中又一位领袖人物。“梅党”各有分工,冯耿光是“钱袋子”,主要在经济上运筹帷幄;齐如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