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版初中历史社会七年级上册《山川秀美》教学设计.docVIP

人教版初中历史社会七年级上册《山川秀美》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初中历史社会七年级上册《山川秀美》教学设计

第二课 山川秀美 教学要求 1.学会运用地图和其他相关资料,概括我国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 2.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我国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生产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3.通过了解人类利用自然的得与失,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4.收集资料,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说明它对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增进对家乡的关注与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建议教学3课时。 【新课导入】 问题引入 “前面我们学过了自然界常见的地形类型,你能说出几种?在我国能找到这些类型吗?” 【多样的地形】 1. 地形多样及其影响的教学 指导学生读图3-11,找出我国主要的平原、高原、盆地、山地和丘陵,得出我国地形种类繁多,而且种类齐全的结论。 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分别代表生活在五类地形区的居民,结合课本中的介绍,并利用日常的生活积累,讨论不同地形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农业生产、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重点讨论学生居住地的地形类型,这样有利于学生关心身边的生活和周围环境,加强对家乡的了解。 讨论的结果可能有利也有弊。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全面看待问题。 2. 山区内容的教学 请各组判断自己所代表的地形占全国土地面积的比例,然后对照图3-12,得出山区面积广大这一结论。 教师进而解释山区的概念,指出山区不仅包括山地,还有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并提问“这样的地形特点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 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课本中小明和小玲的议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山区受自然条件限制,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但矿产资源、水能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和珍稀动植物资源等都比较丰富,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自然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今天,山区的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会日益凸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原有的限制因素会逐渐消失,山区经济发展会蒸蒸日上。 ○ 再请学生读图3-11,共同归纳山区在我国的分布规律:主要集中于中部和西部。联系我国西部开发的战略思想,为第三课讲东西差异作准备。 3. 地势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教学 请学生读图3-11,对照陆高表,说出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平均海拔高度,并启发学生想象,如果自东向西穿越这三个地形区旅游或探险,会看到地表起伏有什么变化。 再对照图3-13,简单解释地势的概念。地形剖面图的具体绘制不必深入讲解,只要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剖面图,能通过剖面图理解我国地势的特点即可。通过观察、讨论,使学生了解我国地势的特点。 【活动】 让学生说出表明河流流向的诗句,如“一江春水向东流”。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图3-11和本单元第一课的图3-4对比结合起来看,分析地形对人口分布的影响。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城市分布图、商业中心的分布图等,尽可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季风的影响】 1. 气候类型多样的教学 教师课前收集五种气候类型区的天气预报等相关资料和景观图片,并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使学生认识到:在我国从冰雪覆盖的北国到炎热的南方,从温暖湿润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部内陆,景观变化十分明显。让学生对我国的五种气候类型有一个大致的感性认识。并结合图3-14,让学生了解5种气候类型在我国的分布和范围,把学生的感性认识落实到地图上。 2. 季风气候显著的教学 让学生读图3-14的图例,寻找其中的规律。其中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都属于季风气候类型,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高山气候则不是。 教师总结:我们把前三种气候称为季风气候,后两种气候为非季风气候。所以,盛行季风的地区,我们称之为季风气候区,与之相对应的则为非季风气候区。 ○ 让学生读图3-15的左图,观察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主要是以什么为界的?(一系列山脉) ○ 让学生继续阅读 “夏季风” 图和“冬季风”图,了解季风在不同季节的风向变化,及其所带来的气候变化。 教师可让学生对比图3-15和第一课的图3-4,看学生能从两幅图的对比中得出什么结论,并分析其原因。 我国人口稠密、城市集中、经济发达的地区主要位于季风气候区以内。 3. 季风气候的影响的教学 引导学生以广州为例,分析季风气候的特点,或引导学生回忆第二单元第一课中所学有关季风气候特点。让学生读图3-16中广州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思考以下问题: ○ 广州的月平均温在哪几个月份较高?其降水又主要集中在几月份? ○ 由此可见,季风气候在夏季有什么特点? 一方面,它具有“热”的特点;另一方面,从海洋上吹来的风给它带来了大量的降水,从而得出“雨热同期”的特点。 ○ 能否根据生活经验分析一下雨热同期对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带来的好处? 引导学生根据图3-16,比较中国的广州和阿拉伯半岛上的利雅得两座城市的地理位置,及其各自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其差异。如条件允许,教师可展示西亚沙漠景观和居民排队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