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陶渊明田园诗的创作、内容及其语言特点.doc
陶渊明田园诗的创作、内容及其语言特点
陶渊明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杰出的一位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在中国文学思想发展历史上亦是一位贡献非常大的人。他在文学题材、审美情趣、人生境界、艺术境界等方面,对我国文学思想史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是划时代的进步。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第一个贡献,就是开创了田园诗。而陶渊明那高洁出世的伟大人格更为后人所称颂。王国维《文学小言》“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这就是后人向陶渊明的最高致敬!
陶渊明的思想,是以老庄哲学为核心,对儒道两家取舍调和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自然哲学。所以陶渊明的文风清新自然,语言本色精致,意境浑然天成。在陶诗中找不到瑰丽的辞藻,奇特的意象,但读过之后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正如朱熹《朱子语类》所说“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笔者不断揣摩,从三个方面对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魅力进行分析:
第一,创作的独立。东晋初期,玄学十分盛行,士人普遍将热情倾注于玄学,而那些专述老庄哲理的诗,被称为“玄言诗”.就某种程度而言,玄言诗已经失去了诗歌的文学趣味。
陶渊明一生大部分时间,正是生活在玄言诗弥漫的时期,在那样的诗歌创作风气中,陶渊明将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成功的将“自然”提升到一种“美”的境界,开创了田园诗的题材,陶渊明的田园诗向当时的玄学风气吹来一股清新自然的风,让他之后的文风为之一变。
与陶渊明同时代的文人,把山水带到文学当中来了,山水从此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在文人心中占领了一席之地。但是这个“山水”只是作为一种审美对象来看的,是一种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他们虽然身在“山水”中,但是心却在“山水”之外的。他们与“山水”、与自然并未融于一体。陶渊明不同于他之前的诗人,他是第一位自己下田,扛起锄头,自己种田的士大夫。在田园中,他对于自然不是欣赏和被欣赏的关系,他就是“田园”一部分,与自然已经融于一体了。他看自然,已经不是山水田园,而是牛羊鸡犬、村巷小路,是自然农村生活的全部。他把这些都带到了诗歌当中,如《归田园居》中“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评价道“: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如之京。”
这种独立创作精神让后世之人推崇备至。在经历了仕途生涯的沉沉浮浮之后,陶渊明终于过上了那种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从此田园诗有了自己的底蕴。这些田园诗是那样的自然,那样的一任天然,那样的清丽脱俗!诗人能够坚守自己的本心,独立创作的这些作品,值得我们去学习。
第二,内容真实生动。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社会,各个历史朝代,都是最重视农业生产的。所以对于田园生活,我们并不陌生,也容易引起共鸣。让我们以《归田园居》为例,进行分析:
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在这几首诗里,陶渊明并没有写他对田园、对山川有多么喜爱,对美景有多么欣赏。而是让人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景色,这景色---微风好雨、狗吠鸡鸣是与心灵交融的,而不是独立的个体。
其一中,“方宅”、“草屋”明显的写出了普通的农家院落,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虽没有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会成趣。陶渊明描写出和平安宁的意境,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画面是很淡很淡,味道却是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而后“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景象就活起来了。这鸡犬之声相闻,才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
其二,陶渊明总是借田园之景寄托胸中之“意”,挖掘田园生活内在的本质的美。诗人摆脱了仕途之后,回到了偏僻的乡村,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官场中人造访,所以他非常轻松地又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宁静。
正因为没有俗事俗人的打扰,所以“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那道虚掩的柴门,那间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一切喧嚣,一切俗念都远远地摒弃了。---诗人的身心俱静。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他时常沿着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