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刘禹锡诗歌的艺术特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刘禹锡诗歌的艺术特色.doc

试论刘禹锡诗歌的艺术特色 湖南省邵阳县蔡桥中学 李龙斌 【摘要】刘禹锡,著名诗人,在中唐异彩纷呈的诗坛上独树一帜。作为政治家,刘禹锡具有强烈的政治改革意识和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作为文学家,他的诗歌和白居易齐名,并称“刘白”。刘禹锡现存诗歌九百一十五首,大致可分为咏史诗,咏物诗,民歌体诗等等;作为思想家,刘禹锡又具有深邃的哲理思维,为唐诗增添一种新的思想精髓和内在本质。由于不平凡的经历,不平凡的思想,刘禹锡被人生风雨锤炼成一代“诗豪”,在他的诗歌中处处散发着豪光,光芒四射,从而致使他的诗歌与众不同,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刘禹锡; 诗歌; 诗豪; 哲理 唐朝在时间上虽距我们十分遥远,但唐代的诗歌却离我们很近。中唐著名的诗人─—刘禹锡,一生坚持改革社会的理想,蔑视权贵,因而遭到权贵们的压抑、贬斥。他一生坎坷,遭到过多次贬谪,但他志向远大,风骨强健,从来没有妥协与屈服过,他不仅用实际行动而且用自己的诗歌留下了光辉的印记。刘禹锡一生写了915首诗歌,诗歌的题材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影响较大的有三类:吊古伤今的咏史诗;寓意深刻的咏物诗;自然流畅的乐府诗。众所周知,刘禹锡不仅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有“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 (白居易《刘白唱和集解》)的称号,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时刻体现在他的诗歌中。正因为如此,刘禹锡诗歌以鲜明的个性特征,独树一帜,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一、刘禹锡的生平与思想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是匈奴人的后裔。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安史之乱之后,其父刘绪迁居南方,刘禹锡在苏州嘉兴(今浙江嘉兴市)出生和长大。刘禹锡的生平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德宗贞元六年(790)以前。刘禹锡自幼好学,熟读儒家经典,浏览诸子百家。童年时代曾经到吴兴陪侍诗僧皎然、灵澈吟诗,得到他们的指点,为后来的诗歌创作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从贞元六年(790)到顺宗永贞元年 (805)。刘禹锡19岁左右游学长安。贞元九年(793)与柳宗元同榜登进士第,接着又登博学鸿词科。贞元十一年(795)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开始踏上仕途。他希望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入仕以后,积极参加政治活动。贞元十六(800)年入杜佑幕掌书记,参与讨伐徐州乱军。十八年(802)调任渭南县主簿。次年任监察御史。贞元二十一年(805)一月,德宗死,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等人推行一系列改革弊政的措施。刘禹锡当时任屯田员外郎,与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同为政治革新的核心人物,称为二王刘柳。革新只进行了半年,就遭到宦官、藩镇的强烈反对。顺宗被迫退位,宪宗即位。九月,革新失败,王叔文被赐死。刘禹锡初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 第三阶段,从宪宗元和元年(806)至敬宗宝历二年(826)。八司马被贬后,宪宗曾下诏:“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旧唐书·宪宗纪》)。从这时起,刘禹锡开始走上“穷愁著书”的道路。在贬所,他写了不少政治讽刺诗,大胆地揭露宦官与大官僚的丑行,以抒发胸中的愤懑。 元和九年(814)十二月,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次年三月,刘禹锡写了《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得罪执政,被外放为播州(今遵义等地)刺史,后改连州刺史。后来又担任过夔州刺史、和州刺史。所到之处,访问疾苦,关心民情,写了不少诗篇。由于长期遭受斥逐,他思想上陷于苦闷,早在朗州时期就以佛教作为安慰。到连州后,与佛教徒往来密切,如《送僧元暠东游、《夔州始兴寺移铁像记》、《佛衣铭》 第四阶段,从文宗大和元年 (827)至武宗会昌二年(842)。大和元年(827),刘禹锡任东都尚书省主客郎中,后来历官苏州、汝州、同州刺史。从开成元年 (836)开始,改任太子宾客、秘书监分司东都的闲职,于842年病故于洛阳。 刘禹锡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他曾作《天论》三篇支持柳宗元在《天说》中与韩愈的哲学论战,给“天”以唯物解释:“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除此之外,刘禹锡还是个“忧国不谋身”的政治家。唐顺宗永贞元年(805)三十三岁的刘禹锡和柳宗元一起积极参加了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成为著名的“二王,刘,柳”集团的主要骨干。此次革新,旨在限制和打击宦官、藩镇的腐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革除弊政,减轻人民的负担,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由于宦官、藩镇和朝廷中保守势力的激烈反对,加上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所以改革进行了不到半年就以失败告终。虽然说永贞革新夭折了,但他政治家的本色并没有变。在他的一些诗歌之中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