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年佛山儿童文学创作的创文背景与创作题材.doc
近年佛山儿童文学创作的创文背景与创作题材
近年来,佛山市一直致力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以下简称为“创文”),佛山创文的目标中包括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近年来的儿童文学创作,尤其是2010、2011年的儿童文学创作成为了佛山创文行动的一道亮丽风景。
一、近年佛山儿童文学创作的创文背景
佛山近年的儿童文学创作,与国家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展开、中共中央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高度重视的大环境关系密切。
(一)国家的积极倡导
我国的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始于1995年,创文活动与对少年儿童成长的重视两者关系密切。在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意见》第八条明确提出“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
国家也把创建“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作为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的基本指标之一。
《意见》第八条提出了一条倡导推动少儿文艺创作的指导意见:“要积极推动少儿文化艺术繁荣健康发展。加强少儿文艺创作、表演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少儿文艺骨干力量。鼓励作家、艺术家肩负起培养和教育下一代的历史责任,多创作思想内容健康、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少儿作品。”佛山市2010、2011年的儿童文学创作与国家的要求是一致的。
(二)佛山市政府和各级部门的重视。。
佛山市政府曾定下2011年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是佛山创文的重要内容。佛山创文的宣言之一是“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盛则国盛”,并提出“未成年人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关心未成年人就是关心我们的明天”等与未成年人有关的创文宣传口号多达十条,从各方面呼吁社会充分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在创文的大背景下,各级部门开展了多项工作。佛山市禅城区宣传部参与了2010年广佛肇三地粤语新童谣大赛的工作,2011年佛山市文联、佛山电台联合主办了童谣、童话征文活动,鼓励广大关心少年儿童成长的成年人、少年儿童自己参与创作活动,为创文尽力。这两个活动中出现了大量的贴近生活、贴近儿童的作品,反映了佛山儿童文学创作的原生态面貌,也反映了在创文背景下人们(包括未成年人)的生活态度、价值追求。
二、丰富的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创作题材与内容
儿童文学是儿童的精神食粮,一般是指“适合于各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审美要求以及接受能力的,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文学”。
在创文背景下的2010、2011年的儿童文学创作,主要包括:佛山市禅城区参加2010年越秀·禅城·端州传承广府文化活动粤语新童谣大赛(以下简称新童谣大赛)的作品共78件,其中24件作品被收入《粤语新童谣精选》(2011年中国文艺出版社出版)一书中;2011年佛山市文联、佛山电台联合主办的2011年童谣、童话征文活动(以下简称征文活动)的参赛作品共1123件,其中获奖作品108件,包括成人组作品30件,少儿组作品78件。这些作品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丰富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人们美好的理想和愿望,表现了少年儿童充满时代气息的精神风貌。
(一)反映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文明的社会风尚
两个活动的作品,大多都具有鲜明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并反映了人们对文明社会风尚的期待与要求。
1.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2010、2011年的儿童文学创作,无论是成人作者还是少年儿童自己的创作,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作者乐观向上生活态度,表现对美好生活渴求。
新童谣大赛作品中,何四珠的《月儿弯弯》用儿歌反映了珠三角地区人们自主创业、勤劳工作的生活状态。陈文森、陆增均以佛山特有的民俗元宵夜“行通济”入歌入诗,分别写了歌谣和儿歌《行通济》,在浓郁的佛山风情中表现佛山人民“无闭翳”(无烦恼)的乐观、美好的生活愿望。蓝斌的儿歌《鸡公仔尾弯弯》化用传统童谣,写佛山石湾陶艺制作,表现了石湾人勤奋实干的精神风貌。霍坤平的儿童诗《小种子》写一颗小种子在温暖的春天中成长发芽,表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熊丽丽、黎永建的儿童剧《卖懒》,则结合广府人大年三十孩子去“卖懒”的习俗,反映了广府人勤奋、不懒惰的秉性。
成人组作品中,一等奖的廖雪林童话《风雨夜的航班》,讲述了蜻蜓航班的六只小蜻蜓,冒险送蛤蟆医生到青蛙家治病的故事。向儿童传达了珍视生命的意识。二等奖覃梅玲的童话《生命的奇迹》,描写了一颗随小鸟去旅行出了意外的种子,最终在数年后成为一颗大树的神奇经历,赞美了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告诉读者拥有不懈的毅力、坚定的信念、友善的关爱等对成长的重要性。范智霖的《小袋熊和他的袋子》告诉孩子要学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何建洪的《四季歌》在选取四季最有特色的描写中表达对生活的赞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