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富平县葡萄酒基地、酒庄建设项目投资建议书(可编辑)
富平县葡萄酒基地、酒庄建设项目投资建议书
气候水文
富平县属大陆性季风暖温带半干旱气候,昼夜温差较大,四季冷暖分明。年均日照2472小时,平均气温13.1℃,无霜期225天,年均降水量533.2毫米,是苹果、酥梨、柿子、花椒、核桃、药材等优生区。境内现有顺阳河、石川河、赵氏河、温泉河等4条河流,均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为季节性河流。全县浅层水资源总量1.2亿立方米,华朱乡页坡380岩溶水40―50℃,日可开采量1 5万吨,饮用水资源较为充足。
3.3.4 生物资源
富平县境内动植物种类繁多,有各类作物87种类,树种42科92种,有家禽家畜14种,野生动物25种,鸟类30种,水生动物23种。县域内大地植被分为农作物植被和林草植被,呈现农作物植被为主,林草次之的状况。农作物植被四季变化大,年际变化小,多年平均在90万亩左右,以小麦、玉米、油米、蔬菜、薯类为主。林草植被较稳定,年内变化小,年际变化大。全县林草面积较小,其中有林地2711.17公顷,牧草地14132.41公顷,主要分布在海拔700米以上的沟壑区。有林地中,用材林以刺槐、侧柏为主,经济林以苹果、柿子、花椒为主,灌木以橡树、荆条、酸枣等为主。牧草主要是白羊草、莎草、黄蒿等。有各类动物60多种,无珍贵的野生动物。
3.3.5 矿产资源
富平县境内矿产资源品种繁多,储量丰富。矿产资源以非金属建筑材料居冠,其次有煤、坩泥及卤泊滩的硭硝、碘盐等。金属矿产仅有褐铁矿小矿点。石灰石、大理石储量1303.58亿立方米和313亿立方米,质地优良,支撑着富平县水泥和石刻工艺两大产业的发展。白庙管区、底店管区、薛镇赵老峪一带的粘土属中度轻质粘土,是极好的耐火材料。雷村一带分布有约9亿立方米的石灰岩矿产,是发展电石工业的良好基础。另外,富平县东南部还有硭硝等资源可以生产元明粉等工业产品,有广阔的发展利用前景。
3.3.6 交通条件
富平县是关中通往陕北的要冲,是连接渭北东西方向的枢纽。两条高速公路 西禹高速、西铜高速 、106省道、210国道、4条铁路 成铜线、西韩线、西延线、梅七线 穿境而过。近年来全县已建成千余条公里县乡村骨干道路网络,城乡交通十分便利,对交通四通八达。已经启动的西安―富平城际铁路建设,加快了富平融入西安,走向世界的步伐!
3.3.7 电力信息
富平县是陕西省农村电气化和农村电网改造先进县。全县有33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9座、3 5千伏变电站12座。电力供应网络健全可靠,布局合理,损耗率小,安全系数大,容量充足。
3.4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3.4.1 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情况
十二五期以来,富平县全县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念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两大主题,积极实施工业强县和项目带动战略,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开始跨入以工业为主的发展轨道。2010年生产总值完成60.43亿元,同比增长14.4%,超额完成计划,其中:一产16.96亿元,增长7%;二产19.68亿元,增长22.4%;三产23.79亿元,增长:12.1%。
3.4.2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2010年,粮食总产9.01亿斤,增产0.58亿斤,其中夏粮4.69亿斤,增加0.39亿斤,秋粮总产4.32亿斤,增加0.19亿斤。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年新建果园5000亩,新栽柿子5300亩,实现苹果总产20万吨,鲜柿1.8万吨。奶牛、奶山羊、生猪存栏达29.9万头、29.3万只、15万头,同比增长11.33%、3.29%、3.23%,家禽197万只,同比增加9.44%。
3.4.3 工业经济持续向好,增速略减。
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8.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亿元,同比增长25.8%,增速略减。县属规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5.45亿元,同比增长17.94%。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54.26亿元,同比增长14.45%,其中县属规模企业实现销售产值32.24亿元,增长8.77%。
3.4.4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增速平稳提升。
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329元,增长20.9%,其中:工资性收入1746元,增长14.5%,占农民收入的40.3%,经营性收入2050元,增长26.4%,占农民收入的47.4%,财产性收入为77元,增长7.2%,占农民收入的1.8%,转移性收入456元,增长26.1%,占农民收入的10.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5718元,增长17.2%,其中:工资性收入12037元,增长14.7 %,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6.6%,经营性收入553.61元,增长79.2 %,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5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