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八节 理气药.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 第八节 理气药

第八节 理气药、方 一、概述 1.概念 (1)理气药 凡能疏通气机,调理气分疾病的药物,叫理气药。其中理气作用特强的,习惯称破气药。 (2)理气方 以理气药为主要组成,用以治疗气滞、气逆等病证的方剂,称为理气方。 2.分类及应用 气分病有气虚、气滞和气逆三类。气虚宜补气,气滞宜行气、气逆宜降气,均属理气法的范围。但补气药、方一般在补虚药、方中介绍,本节主要介绍行气和降气的方药。 理气药一般不分类。理气方可分为行气方和降气方。 (1)行气方 多由丁香、茴香、青皮、陈皮、枳壳等理气药组成,有行气作用,用于脾胃气滞、肝气郁结等气机郁滞证。 (2)降气方 主要由苏子、厚朴、旋复花、代赭石等降气药成,有降气作用,用于肺、胃气逆引起的咳喘、呕吐、呃逆等证。 3. 应用注意 (1)药物选用和配伍 要针对病情,结合药物专长进行。如脾为湿困兼有气滞者,应视病证的寒热,与燥湿、温中或清热药配伍;草料积滞时,常与消食药或泻下药同用;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时,常与补气健脾药配伍;肺气上逆而兼有痰饮者,常与祛痰药配伍。 (2)本类药物多辛燥,易于耗气伤阴,气虚、阴虚者宜慎用。 二、常用理气药 陈皮:为芸香料植物桔的干燥成熟果皮。 青皮:为芸香料植物桔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 香附:为莎草料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 木香:为菊科植物木香或菊科植物川木香的干燥根。 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树皮。 砂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 、绿壳砂或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 乌药:为樟科植物乌药的干燥块根。 枳实:为芸香料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 草果:为姜科植物草果的干燥果实。 槟榔: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又称玉片或大白。 代赭石:为三方晶系赤铁矿的矿石,主要成分Fe2O3,尚含有少量钛、镁、钙、铝、硅等杂质。 理气药功能比较 越鞠丸(《丹溪心法》) 组成:香附30g(行气解郁治气郁为主药)苍术30g(燥湿健牌治湿郁)川芎30g(行气活血治血郁)六曲30g(消食和胃治食郁)栀子30g (泻火清热治火郁,皆为辅佐药) 功能:行气解郁,疏肝理脾。 主治:气、火、血、痰、湿、食诸郁所致的肚腹胀满、暖气呕吐、水谷不消等属于实证者。 应用:六郁证的基础方,应用时根据六郁的偏甚,适当加减。气郁重,加厚朴、枳壳、木香、青皮等;湿郁重,加茯苓、泽泻;食郁重,加山楂、麦芽、莱菔子;血郁重,加桃仁、红花;火郁重,加黄连、黄芩等;痰郁重,加半夏、陈皮、胆南星、瓜萎;挟寒者,加吴茱萸 。 三香散(《中国兽药典.二部》2000版) 组成:丁香25g(温胃散寒,下气消胀为主药)木香45g 藿香45g(理气和中,止痛)青皮45g 陈皮45g(理气解郁,疏肝和脾,共为辅药)槟榔15g 炒牵牛子45g (宽肠导滞,为佐使药) 功能:破气消胀,宽肠通便。 主治:胃肠臌气。 应用:马属动物原发性肠臌气。牛羊瘤胃臌气亦可酌情加减应用。 * * 性味、归经 :辛、苦,温。入脾、肺经。 功效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主治 :中气不和引起的肚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痰湿滞塞之气逆喘咳。 性味、归经 :苦、辛、温。入肝、胆经 。 功效 :疏肝止痛、破气消积 。 主治 :肝气郁结所致的肚胀腹痛 ,食积胀痛、气滞血瘀,消化不良。 性味、归经 :辛、微苦,平。入肝、胆、脾经 。 功效 :理气解郁、散结止痛 主治 :疏肝止痛主药,治肝气郁结之腹胀疼痛、食滞不消,寒凝气滞之胃肠疼痛、乳痈初起、产后腹痛 。 性味、归经 :辛、微苦,温。入脾、胃、大肠、胆经。 功效 :行气止痛、和胃止泻。 主治 :长于行胃肠滞气,治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腹满胀痛。 性味、归经 :苦、辛,温。入脾、胃、大肠经。 功效 :行气燥湿、降逆平喘。 主治 :湿阻中焦、气滞不利所致的肚腹胀满、腹痛或呕逆,痰湿内阻、咳喘。 性味、归经 :辛,温。入胃、脾、肾经。 功效 :行气和中、温脾止泻、安胎。 主治 :脾胃气滞之肚腹胀满、少食便溏,脾胃虚寒之下利不禁,气滞胎动不安 。 性味、归经 :辛,温。入脾、胃、肺、肾经。 功效 :行气止痛,温胃散寒。 主治 :寒郁气逆所致的腹痛腹胀,虚寒性尿频数 。 性味、归经 :苦,微寒。入脾、胃经。 功效 :破气消积、通便利膈。 主治 :脾胃气滞、痰湿水饮所致的肚腹胀满,草料不消,热结便秘、肚腹胀满疼痛。 [附]枳壳:已成熟的果实,偏于破胸膈之浊气,治肚腹胀满、呼吸喘急 性味、归经 :辛,温。入肺、胃、脾、肾经。 功效 :温中降逆、暖肾助阳。 主治 :胃寒呕逆要药,脾胃虚寒所致的食欲不振,泄泻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