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理古城 西南一隅的文明乍现
大理古城 西南一隅的文明乍现-历史论文
大理古城 西南一隅的文明乍现
金庸笔下的大理段王爷钦慕美人不理江山,历史上段正淳却是惧内典范,禅位为僧不是“为红颜”,而是无奈的政治选择
本刊记者|周冉
古城收费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国内知名的凤凰古城、丽江古城早已大大方方向游客伸出双手。在驴友圈中拥有同样地位的大理古城,却一直没好意思张口。早在2009年,云南省就拟对进入大理古城的游客征收每人次30元的维护费,以筹集古城保护资金,由于舆论和当地商户反对最终搁浅。争议近6年,在古城保护困局和游客接受度之间几经拉锯后,大理古城最终决定在今年“十一黄金周”前重启收费。从此去大理玩,再也没有免费午餐了。
今天的大理古城始建于明代,后世多有增建,设有四座城门,上有城楼,东门叫“通海门”、南门叫“承恩门”、西门叫“苍山门”、北门叫“安远门”,城的四角都有角楼,东北角名颖川楼,东南角名西平楼,西南角名孔明楼,西北角名长卿楼。四面城墙各长1500米,宽12米,高6米,为大石砌成,内夯土,4个城门洞为半圆形砖券门洞,外墙加一层砖。城墙外有护城河。城内街道纵横有致,为典型的棋盘式布局。
明朝统治者在城内修建了众多寺院庙宇,包括大理普贤寺、大理城隍庙、大理城南清真寺、大理文庙、大理武庙等,同时设立庙学书院,开科取士,重视汉文化的推广,建立社学,选择明师,使汉文化深入大理少数民族地区。
古城城西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圣寺三塔、元世祖平云南碑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弘圣寺塔、羊苴咩城遗址等。城中除了大量的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民居外,还有著名的杜文秀帅府、五华楼、文献楼、城隍庙、大理府考试院、博物馆碑林、种松碑、杨杰故居、蒋公祠、文庙大成门、武庙照壁、普贤寺、双鹤桥、大理天主教堂、革命烈士纪念碑等文化遗迹。现在城头上的“大理”二字由郭沫若题写。
白族是云南的独有民族之一,也是大理最重要的人口构成。古城中的白族民居多是土木结构的砖瓦房,以二层楼三开间最为普遍,房屋坐北朝南,以木料为梁架,榫卯相接,不用铁钉。也有不少民居全用鹅卵石或石片砌成,裸露在外,很有特色,抗震效果也非常好,素有“大理有三宝,石头砌墙不倒”的谚语。明清以来此地经历多次地震灾害,但房屋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今天讲“大理”其实有三种地理概念:位于云南省中西部偏西的广阔地区;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理市;大理古城。一般人理解的多是第三种,其实古代大理的范围十分广阔,大理国的边境甚至大过整个云南省。金庸笔下的大理段王爷钦慕美人不理江山,历史上段正淳却是惧内典范,禅位为僧不是“为红颜”,而是无奈的政治选择。
唐朝扶持南诏建国
大理地区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据考古发掘显示,以洱海为中心的高原湖泊群,周围广泛分布着新石器时代遗址。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种植水稻、驯养家畜、采摘渔猎、创造了大理地区的远古农耕文明。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朝在大理地区设置了叶榆、云南、邪龙、比苏四个县,属益州郡管辖,从此大理地区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版图。
唐代,洱海地区设有“八州十七县”,少数民族“六诏”政权纷纷崛起,各自建立壁垒,给中央管辖出了不少难题。公元738年,唐政权支持最南边(今巍山一带)的蒙舍诏吞并其他五诏,“夺据太和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南诏国,诏主皮逻阁被唐王朝封为云南王。次年南诏国把都城从巍山迁到了苍山佛顶峰麓的太和城。经过扩建的太和城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是南诏统一洱海地区后的第一个都城。
此后,南诏国通过战争手段拥有了包括四川西南、贵州、广西西部、越南、老挝、泰国、缅甸北部的广大地区,超越现今云南全省版图。以防务安全为主的太和城显得狭小局促,与南诏的大国地位格格不入,迁都迫在眉睫。
公元779年,云南王异牟寻把都城由太和城迁到苍山中和峰麓,由当地土著居民筑建的古城邑羊苴咩城,并大兴土木进行扩建,最后建成了“延袤十五里”,东至洱海、西至苍山脚下的巨大都城。城内王宫府署富丽堂皇,门楼重叠,城内周长五里。羊苴咩城仿照唐都长安城模式规划建设,有宫、王城、内城及外郭城。按《蛮书》“南诏大衙门”条的记载,该城东西中轴线上有三重门,分别是东内城门、王城门和宫城门。今天的大理古城就包含其中,但因史料丢失,已无法得知当年模样。
唐诏宗天复二年(902年),南诏权臣郑买嗣发动宫廷政变,南诏灭亡。此后35年,大理地区进入政权频繁更迭时代,先后出现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和大义宁国,直到一个强权人物段思平的出现。段思平联合各方政治势力,建立了一个较为稳固统一的国家政权,也催生出一个称霸云南几百年的贵族姓氏——大理段氏。
皇帝纷纷禅位为僧
段氏祖先在唐代
文档评论(0)